一、挪用公款还回去还算犯罪吗
挪用公款后将钱款归还,依然可能构成犯罪。挪用公款罪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凭借职务之便,挪用公款供个人使用,包含进行非法活动,或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用于营利活动,亦或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等行为。
即便事后把公款归还了,只要满足上述挪用公款罪的构成条件,就会构成犯罪。重点在于挪用公款的这一行为本身,以及挪用的时间、用途等方面的因素。倘若挪用公款的行为已经完成并且达到了法定的追诉标准,即便事后进行了归还,也不能免去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不过在对量刑进行考量时,可以将其当作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一个情节来加以考虑。
二、挪用公款及时归还就不用担刑责了
这种说法不准确。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即便及时归还,若符合以下情形仍需承担刑责:一是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二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哪怕及时归还,也构成犯罪。只有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用于个人日常生活等非非法、非盈利活动,且在三个月内归还的,才不构成犯罪。
总之,挪用公款及时归还不必然免除刑责,要依据具体的挪用用途、数额、时间等因素,结合法律规定综合判定。
三、挪用公款及时归还就可不被起诉吗
挪用公款及时归还也并非一定不被起诉。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如果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即便及时归还,也构成犯罪,仍可能被起诉,不过积极退赃可作为从轻量刑情节。若挪用公款用于营利活动或数额较大超三个月未还,但在案发前及时归还,情节显著轻微的,有可能不被起诉,比如挪用时间较短、数额刚达立案标准且归还及时等情况,司法机关会综合考量全案情节,根据《刑事诉讼法》中酌定不起诉等规定来决定是否起诉。总之,及时归还虽对案件处理有积极影响,但不是必然导致不被起诉。
当探讨挪用公款还回去还算犯罪吗这一问题时,需要明确,即便将挪用的公款归还,在很多情形下依然可能构成犯罪。因为挪用公款罪的认定并非仅看最终公款是否归还。而且,即便构成犯罪,归还公款在量刑时可作为从轻情节考量。另外,若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犯罪数额的计算也较为复杂。要是您对挪用公款归还后的犯罪认定标准、量刑幅度以及数额计算等方面存在疑问,别再纠结,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