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职务侵占辩护 > 怎么才能构成挪用资金

怎么才能构成挪用资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1.28 · 2066人看过
导读:挪用资金罪构成条件如下:主体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这一特殊主体;需利用职务便利,如经手、管理财物职权;将本单位资金挪作他用,如挪给个人、借给他人。数额较大超三个月未还,或未超三个月但用于营利、非法活动可能构罪。暂借有归还想法一般不构罪,具体情形依实际证据和法律规定综合判断。

一、怎么才能构成挪用资金

挪用资金罪的构成具备以下条件:其一,主体属于特殊主体,指的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其二,具备利用职务便利这一要点,像利用经手、管理财物的职权等。其三,把本单位资金挪作他用,例如挪给个人使用、借给他人等。通常是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归还,或者虽未超三个月,但数额较大并用于营利活动,又或者用于非法活动,就有可能构成此罪。要是只是暂时借用单位资金且有归还的想法,一般不会构成挪用资金罪。要注意的是,具体情形需依据实际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判断。

二、挪用资金与职务侵占如何区分

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区分:

主观目的:挪用资金罪的主观故意是暂时挪用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准备日后归还;职务侵占罪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意图将单位财物占为己有,不打算归还。

行为方式:挪用资金是未经合法批准或许可,擅自将单位资金挪作他用;职务侵占是通过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非法占有单位财物。

侵犯客体:挪用资金罪侵犯的是单位资金的使用权和收益权;职务侵占罪侵犯的是单位财物的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能。

犯罪对象:挪用资金罪对象一般是单位的资金;职务侵占罪对象包括单位的各类财物,如动产、不动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等。

三、挪用资金达到多少金额会被立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挪用资金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在五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2.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在五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在三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这里所说的“营利活动”通常指为获取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活动;“非法活动”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各类行为。挪用资金罪侵犯的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使用权,一旦达到上述标准,司法机关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当探讨怎么才能构成挪用资金时,除了基本的构成要件外,还有一些紧密相关的要点。比如挪用资金后的归还情况对最终定性有重要影响,若在规定时间内归还且情节较轻,可能在处罚上有所不同。另外,挪用资金用于不同用途在认定上也存在差异,是用于个人营利活动还是非法活动,法律考量会有区别。倘若你对挪用资金在不同情形下的认定标准、后续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疑问,或者正面临类似棘手情况,不用烦恼,赶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职务侵占辩护相关

  • 475次阅读
  • 依刑法三百八十三条,贪污罪刑罚依数额和情节定。数额大且情节重,三年以下有期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等,三到十年有期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等,十年以上有期、无期等。如实交代等或可从轻,特重大损失或终身监禁。贪污罪取保候审依情况定。
    2024-09-06 1415次阅读
  • 2024.08.19 1932次阅读
  • 399次阅读
  •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擅自将单位资金挪作他用或借给他人,且金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归还,或用于营利性活动、非法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该罪构成需满足特定主体、利用职务便利、挪用较大金额且未归还或用于特定活动等要素。
    2024-09-06 924次阅读
  • 2024.09.16 1583次阅读
  • 186次阅读
  •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擅自将单位资金挪作他用或借给他人,且金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归还,或用于营利性活动、非法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该罪构成需满足特定主体、利用职务便利、挪用较大金额且未归还或用于特定活动等要素。
    2024-09-06 891次阅读
  • 2024.08.08 2038次阅读
  • 37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职务侵占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职务侵占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