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出所做调解的流程是什么
涉及派出所调解的具体流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重要环节:首先,在接到报警信息后,警方将对纠纷事项进行初始阶段的深入了解与全面评估,从而判定此事是否具备进行调解的可行性。接着,依法依规地召集各方当事人前往调解地点,向他们充分阐明调解的基本原则、享有的权益以及必须承担的责任。在此之后,会逐项听取各方对纠纷事件的详细表述以及各自的主要诉求,同时收集各类相关证据资料及证人证词以备查验。在整个调节过程中,派出所民警会根据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为双方提供有效的劝说与引导,并提出相应的公正合情的处理办法。倘若双方最终能够达到共识,则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调解协议,明确指出各方应享有的权益、所负有的责任以及履行方式等事宜,并且要求双方进行亲自签署确认。当然,如果调解未能成功,警方将会告知当事人可选择运用其他符合法律规定的途径来解决该起纠纷。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调解过程中务必坚守“自愿、合法、公平”这三大原则不变。
二、派出所调解不成后续走法律程序怎样
派出所调解不成后,后续法律程序需视具体案件性质而定:
-民事纠纷:若为民事纠纷,如侵权、合同纠纷等,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起诉前要准备好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比如相关合同、医疗诊断证明、证人证言等。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及证据,法院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经过法庭调查、辩论等环节,最终作出判决。
-刑事犯罪:若是涉及刑事犯罪,派出所调解失败后,公安机关会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立案侦查。立案后,公安机关会开展侦查工作,收集犯罪证据,之后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会向法院提起公诉,由法院依法对被告人定罪量刑。
三、派出所调解后不履行协议怎么办
派出所调解达成的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若一方不履行该协议,对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可尝试再次与对方沟通,明确告知其不履行协议的后果,争取促使其主动履行。若沟通无果,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也就是说,此时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履行协议内容,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在诉讼过程中,需准备好调解协议等相关证据,以证明协议的存在及对方未履行的事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了解派出所做调解的流程是什么之后,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值得关注。比如调解过程中,双方提出的赔偿要求该如何合理界定,怎样确保赔偿金额既符合实际损失又具有法律依据。另外,若在调解后有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后续又该通过何种合法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这些都是在派出所调解流程中可能延伸出来的重要问题。要是你对派出所调解流程中的赔偿界定、协议履行等方面存在疑问,不用烦恼,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