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后可获得多类赔偿款,包括医疗相关赔偿、伤残相关赔偿以及其他赔偿,赔偿费用根据具体项目分别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支付。
1、医疗相关赔偿方面,符合规定的医疗费、康复费等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保障工伤职工的治疗与康复需求。
2、伤残相关赔偿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伤残等级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至四级伤残职工的伤残津贴也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且会补足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五至十级伤残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可分别从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3、其他赔偿中,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维持职工原有待遇;需要生活护理的,生活护理费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
工伤赔偿涉及的法律规定较为复杂,具体赔偿数额和程序可能因地区、案件情况等因素有所不同。若对工伤赔偿相关问题有疑问,建议向专业律师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工伤鉴定后还有什么流程
工伤鉴定后,需先确定赔偿项目与金额,接着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协商不成申请劳动仲裁,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则可提起民事诉讼。
1、确定赔偿项目与计算赔偿金额是关键一步。《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了不同伤残等级对应的赔偿项目及标准,准确计算赔偿数额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例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有不同的支付月数。
2、与用人单位协商是较为温和的解决方式,双方若能达成一致,可高效解决赔偿问题。
3、若协商不成,申请劳动仲裁是法定救济途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会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裁决。
4、若对仲裁结果不服,提起民事诉讼能进一步维护自身权益,人民法院将依法作出最终判决。
在工伤赔偿过程中,法律程序较为复杂,涉及诸多细节和专业知识。如果您在工伤鉴定后的流程中遇到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律师咨询,以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三、工伤鉴定后是谁赔付的
工伤鉴定后的赔付主体分情况而定,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的,大部分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部分由用人单位支付;未缴纳的,所有工伤赔偿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1、用人单位依法缴纳工伤保险时,工伤保险基金承担多项费用,像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等,这是为了分散用人单位风险,保障工伤职工能得到及时救治和补偿。
2、用人单位需支付如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等,这是因为职工因工伤暂停工作期间,用人单位应保障其基本生活和权益。
3、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其需承担所有工伤赔偿费用,这是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惩罚,也是保障工伤职工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
如果您在工伤赔付方面遇到具体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律师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当我们探讨工伤鉴定后可以拿到哪几种赔偿款时,其实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值得关注。在获得诸如医疗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基本赔偿外,若因工伤导致劳动能力受损,还会涉及伤残津贴等赔偿项目。而且不同伤残等级对应的赔偿标准和款项构成有差异。此外,后续如果因工伤复发产生新的治疗费用,该如何处理也是重要问题。要是你对工伤鉴定后的赔偿款具体计算方式、赔偿流程,或是工伤复发赔偿等有疑问,别纠结,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工伤赔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