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立案后,开庭时间没有明确固定期限。
民事案件里,简易程序通常立案后三个月审结,法院大概受理二十天左右安排开庭,为在审限内结案。普通程序六个月审结,开庭一般在立案一到三个月,由法院依案件情况排期。
刑事案件中,速裁程序十日审结,开庭快;简易程序二十日审结,可能立案一周到两周开庭;普通程序两个月审结,最迟不超三个月,开庭一般在立案半月到一个月。实际时间有别,法院会提前通知。
二、一般起诉立案后多久开庭
起诉立案后的开庭时间不固定,会因案件类型、法院安排而有别。
民事案件方面,立案后5天内法院给被告送起诉状副本,被告15天内提交答辩状,之后5天内再把答辩状副本送原告。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特殊可延长;简易程序3个月内审结。
刑事案件按复杂程度、证据等安排开庭,受理后2个月内宣判,最迟3个月。
行政案件依具体情况安排,一审普通程序6个月内判决。开庭时间留意法院通知。
三、一般起诉立案多久后法院开庭
法律没说起诉立案后啥时候开庭。法院立案后,会结合案子复杂程度、排期等来定开庭时间。
适用简易程序的案子,法院一般3个月内审完,开庭基本在立案1个月左右。我之前接触的这类案子,大多如此。
普通程序审理的案子,6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能延长。开庭常在立案2到3个月,但会变,像法院案子多、法官安排等都会影响。法院会提前发传票告知开庭信息。
当探讨一般起诉立案后多久开庭审理时,我们会发现这个时间并非固定不变。实际上,在等待开庭的过程中,还涉及到诸多与之紧密相关的问题。例如,案件的复杂程度会极大影响开庭时间,复杂案件可能需要更多时间筹备,开庭就会相对延迟。另外,送达诉讼文书的情况也很关键,如果被告难以联系,文书送达时间延长,开庭也会跟着推迟。要是你对起诉立案后开庭时间的具体影响因素、等待开庭期间应做哪些准备等存在疑问,别烦恼,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