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诽谤污蔑可能触犯诽谤罪、侮辱罪等罪名。就诽谤罪来说,按刑法,编造事实去诽谤他人,达到严重程度的,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等,还可能被剥夺政治权利。
“情节严重”有明确界定,像同一诽谤信息点击、浏览五千次以上,或转发五百次以上;导致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
侮辱罪和诽谤罪量刑差不多。不过侮辱罪多是用暴力等公然侮辱他人,诽谤罪则重点在编造并传播虚假事实。
通过网络实施这些犯罪,被害人告到法院但取证困难时,法院可让公安机关帮忙。最终量刑由法院依具体案情决定。
二、造谣诽谤污蔑情节轻微会受何种法律处罚
造谣诽谤污蔑情节轻微,通常不构成刑事犯罪,但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此外,受害者还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造谣者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受害者有权要求造谣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三、造谣诽谤污蔑在哪些情节下可不判刑
依据《刑法》规定,造谣诽谤污蔑构成诽谤罪需达到情节严重。若未达此标准,可不判刑。以下情节通常不判刑:
诽谤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轻微,如仅对他人名誉有轻度影响,未造成他人社会评价大幅降低。
诽谤信息传播范围小,例如仅在特定小群体内传播,未广泛扩散。
行为人系初犯,且事后主动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获得被害人谅解。
诽谤内容真实性存一定争议,行为人有合理理由相信其为真实而传播。不过,虽可不判刑,但可能面临治安处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拘留、罚款。
当探讨造谣诽谤污蔑判刑多少年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判刑年限,还需了解相关的其他法律要点。比如,即便造谣诽谤污蔑行为未达到判刑标准,也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会面临拘留、罚款等处罚。另外,受害者还可要求造谣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等。这些额外的法律后果会对造谣者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果你对造谣诽谤污蔑的具体法律界限、证据收集或者赔偿事宜等存在疑问,别让困惑萦绕心头。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员将为你精准解惑。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损害赔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