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办案流程 > 未成年人处理民事纠纷怎么办

未成年人处理民事纠纷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07 · 1179人看过
导读:未成年人处理民事纠纷时,法定代理人(通常是父母等监护人)会代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若未成年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符合其年龄和智力,如小额买学习用品交易,则有效。纠纷解决可先协商和解,协商不成可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无果可由法定代理人代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应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益。

一、未成年人处理民事纠纷怎么办

1.未成年人在处理民事纠纷时,法定代理人会代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通常法定代理人就是父母等监护人啦。

2.要是未成年人能独立实施符合其年龄和智力的民事法律行为,像买学习用品这类小额交易,那是有效的哦。

3.遇到纠纷,先试试协商,沟通后达成和解。协商不成,能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组织会依法律等进行调解。

4.要是调解也不行,还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呢,但得由法定代理人代劳。

5.总之呀,未成年人处理民事纠纷得考虑年龄、智力等,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二、未成年人处理刑事犯罪法律如何规定

我国对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处理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刑事责任年龄方面,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量刑上,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程序上,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此外,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实行不公开审理原则,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三、未成年人处理刑事犯罪问题咋解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处理有特殊规定。首先,不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检核准追诉的,应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且不适用死刑。同时,在诉讼程序上也有特别保护,如设置合适成年人到场等制度。

当我们探讨未成年人处理民事纠纷怎么办时,有诸多要点需留意。首先,未成年人一般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处理民事纠纷通常需其监护人介入。监护人要以恰当方式维护未成年人权益,与对方协商解决纠纷。若协商不成,可考虑通过调解等途径。但要注意,未成年人自身行为也可能产生一定后果,比如其在纠纷中的过错程度可能影响责任划分。你对未成年人处理民事纠纷还有其他疑问吗?比如纠纷处理过程中的具体程序等。若有困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

办案流程最新文章

遇到办案流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