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况下不能上诉二审
1.判决和裁定一旦生效,就不能再上诉二审。要是过了上诉期,又没依法申请再审啥的,那判决裁定就定下来。
2.有些裁定是依法不准上诉的,像那些程序性的裁定,法律说得明明白白,就是不能上诉滴。
3.调解协议要是都履行完,案件也就结束,这种情况可不能再上诉。
4.检察院要是决定不予抗诉,那就不能上诉二审。要是检察院审查后觉得不符合抗诉条件,那就没办法。
总之,得按照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案件实际情况来判断能不能上诉二审,要是有不懂的地方,找专业律师问问就行。
二、什么情况下会被列为被执行人
1.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后,本该履行义务的一方没在规定时间内履行,就可能被列为被执行人。
2.要是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生活困难还没钱还借款,没收入来源又没劳动能力,那也可能被列为被执行人。
3.被执行人不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还藏着财产,这种情况也会被列为被执行人。
4.与他人一起侵权致他人损害,被执行人得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等情况,也可能被列为被执行人。
5.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财产不够清偿债务,还有明显可能丧失清偿能力的,也会被列为被执行人。
1.存在一些仅需被害人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像侮辱、诽谤这类轻微刑事案件,可通过刑事自诉起诉来解决。
2.若被害人有证据能证明是轻微刑事案件,比如故意伤害致轻伤的情况,也能进行刑事自诉起诉。
3.当被害人有证据表明被告人侵犯了自己人身或财产权利,且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然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未予追究时,同样可以采用刑事自诉起诉。
需牢记,刑事自诉起诉务必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与程序,要有清晰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以及事实依据等。并且,不同类型案件在证据要求等方面或许有所不同。若对自身情况是否符合刑事自诉起诉条件存疑,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在探讨什么情况下不能二审时,除了一审终审的案件外,还有多种情形。比如,当事人在一审判决、裁定送达后,超过法定上诉期限未提起上诉的,就丧失了二审的权利。还有,如果一审判决已经生效且履行完毕,再想通过二审改变结果也不再可能。另外,原审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导致二审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就不能再有合理诉求。你是否对二审的相关规定存在疑问呢?若对于哪些情况绝对不能进行二审、一审判决生效后还有哪些救济途径等问题感到困惑,那就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