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经营 > 股权 > 股东能因为哪些事由起诉

股东能因为哪些事由起诉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0 · 1619人看过
导读:股东起诉事由主要包括五类:知情权纠纷,公司拒绝股东查阅、复制相关材料时股东可起诉;利润分配请求权纠纷,符合条件的股东可就公司盈利分配起诉;股权转让纠纷,围绕股权转让合同问题可诉;损害股东利益责任纠纷,董高人员损害股东利益可索赔;公司决议纠纷,认为决议违法可起诉。起诉前要备足证据,诉讼按法定程序进行,由法院裁决。

一、股东能因为哪些事由起诉

股东起诉事由主要有以下几类:

知情权纠纷: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等,若公司拒绝,股东可起诉。

利润分配请求权纠纷:公司盈利后,符合条件的股东可起诉要求分配利润。

股权转让纠纷:涉及股权转让合同的履行、撤销等问题,股东可诉。

损害股东利益责任纠纷: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等损害股东利益,股东可起诉索赔。

公司决议纠纷:包括决议无效、撤销等情况,股东认为决议违法可起诉。

起诉前需准备充分证据,以证明自身主张。诉讼过程遵循法定程序,由法院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裁决。

二、股东起诉还受哪些法律条件限制

股东起诉受多方面法律条件限制:

主体资格

起诉股东需具备合法股东身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需是在公司股东名册登记且完成出资义务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需持有公司股份。比如,隐名股东若未显名化,一般不能直接以股东身份起诉。

前置程序

股东代表诉讼中,股东需先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董事会等机关向法院提起诉讼,只有这些机关拒绝起诉或在30日内未起诉,或情况紧急不立即起诉会使公司利益受损时,股东才可自行起诉。

诉讼时效

受《民法典》规定的诉讼时效限制,一般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超过诉讼时效起诉,可能会丧失胜诉权

诉讼请求范围

诉讼请求应明确、具体且有法律依据,不能提出无事实和法律支撑的诉求。

三、股东起诉还受哪些法律限制呢

股东起诉受多方面法律限制:

主体资格:股东需具备合法的股东身份。例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起诉时要证明其股东资格;股份公司股东提起代表诉讼,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才具备主体资格。

前置程序:股东代表诉讼中,若董事、高管给公司造成损失,股东应先书面请求监事会或监事起诉;监事给公司造成损失,则书面请求董事会或执行董事起诉。只有这些机构拒绝或三十日内未起诉,或情况紧急,股东才可自行起诉。

诉讼时效:一般适用三年诉讼时效规定,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及义务人时起算。超过诉讼时效起诉,对方提出抗辩,法院可能驳回诉讼请求

当探讨股东能因为事由事由起诉这个问题时,除了已明确的情况,还有一些相关要点值得关注。股东起诉后可能面临诉讼成本的问题,包括律师费诉讼费等,这对股东来说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开支。另外,股东起诉胜诉后,公司的执行情况也至关重要,如果公司不配合执行判决,股东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法律程序来保障自身权益。倘若你作为股东,曾遇到类似起诉方面的难题,或者对起诉后的成本承担、执行保障等有疑问,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