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下达后能申诉。申诉就是当事人觉得已生效的裁判有误,向相关机关请求重新审理。
在我国,若当事人认为生效判决、裁定有错,可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一方人数多或双方是公民的案件,也能向原审法院申请。
申请再审要在判决、裁定生效后六个月内提出,还得有新证据能推翻原判等法定情形。不过申诉不必然引发再审,法院会审查,符合条件才再审。
二、判决书生效后申诉有哪些法律条件
判决书生效后申诉,即申请再审,需满足以下法律条件:
1.有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新证据是指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
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或系伪造,或未经质证,或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法院调查收集,法院未调查收集。
3.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
4.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等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
5.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
申诉应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上述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三、判决书生效后申诉的时效是多久
在我国,不同类型的案件,判决书生效后申诉时效规定不同。
民事案件中,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刑事案件中,申诉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行政案件中,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
当探讨判决书下来后还可以申诉么这个问题时,我们要清楚这背后还有不少相关要点。判决书下来后确实可以申诉,但申诉也有期限要求,一般是在判决生效后六个月内提出。而且申诉并不必然会启动再审程序,法院会对申诉理由和证据等进行审查。另外,申诉期间原判决通常是不停止执行的。若申诉成功启动再审,案件将重新审理,结果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你在判决书下来后,对于申诉的流程、期限、所需材料等方面还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解惑。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