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怎么样才算交通逃逸行为

怎么样才算交通逃逸行为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0 · 1600人看过
导读:交通逃逸指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躲开法律惩处而跑掉的行为。前提是发生事故,即车辆在道路上因各种状况造成人员伤亡或财物损失。主观上,当事人明知出事却怕担责故意逃离;客观上有逃离现场动作,未依法处理就离开事故地。即便事后自首,逃逸事实仍存在,自首可在处罚时从轻考虑。

一、怎么样才算交通逃逸行为

交通逃逸就是出了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躲开法律惩处而跑掉的行为。

发生事故是前提,车辆在道路上因各种状况造成人员伤亡或财物损失都算。

主观上,当事人心里明白出了事,却因怕担责任故意跑掉。

客观上有逃离现场动作,不管跑多远,没依法处理就离开事故地,就算逃逸,像撞车后直接开车、弃车走掉都算。

就算事后自首,逃逸事实还是存在,只是自首能在处罚时从轻考虑。

二、交通逃逸行为在法律上有哪些认定标准

交通逃逸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其认定标准如下:

主观上,行为人要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若事故后因害怕被殴打等其他原因暂时离开现场,之后主动归案,一般不认定为逃逸。

客观上,要有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包括明知发生事故,直接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当事人自认无责驾车离开;有酒驾、无证驾驶嫌疑,报案后不候处理,弃车离开又返回等情形。不过,有些情况不应认定为逃逸,如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伤者离开且留下信息等。交通逃逸不仅影响事故责任认定,逃逸者通常负全责,还会面临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三、交通逃逸行为在法律上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交通逃逸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认定标准如下:

首先,前提是存在交通事故。这要求有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其次,主观上是为逃避法律追究。若当事人只是因害怕被现场群众殴打而暂时躲避,随后主动归案,则不属于逃逸。

最后,客观上有逃离现场的行为。既包括直接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也包括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时逃跑等情形。

例如,甲在撞车后,未停车处理而直接驾车离开,就符合逃逸认定。若能证明是为救助伤者等合理原因离开且有证据证明,一般不认定为逃逸。

当探讨怎样才算交通逃逸行为时,其背后还有一些关联问题值得我们了解。交通逃逸后,逃逸者需承担的不仅是事故本身责任,还面临着严厉的法律处罚。若因逃逸致使受害者得不到及时救助而加重伤害,逃逸者要承担更严重的刑事民事责任。而且逃逸行为一旦认定,保险公司在商业险部分通常是拒赔的,这意味着逃逸者可能要自掏腰包承担巨额赔偿。你是否曾遭遇与交通逃逸相关的困扰?若对交通逃逸的认定细节、逃逸后的赔偿问题等还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