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撤销权的行使期限超过5年以上会怎样
撤销权作为形成权,受除斥期间限制。一般撤销权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重大误解当事人则需在90日内行使。若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未行使撤销权,该权利消灭。这意味着超过5年除斥期间,不论当事人是否知晓撤销事由,撤销权都永久丧失,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确定效力,当事人须受其约束。
为保障自身权益,当事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关注交易中的各类情况,在知晓撤销事由后尽快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评估是否行使撤销权。
2.对于重大交易要做好记录和证据留存,以便在必要时证明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的时间。
3.日常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了解撤销权等相关法律规定,增强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撤销权行使超5年,法律上还有补救办法吗
依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这5年属于除斥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一旦超5年,撤销权在法律上已绝对消灭,通常没有直接的法律途径恢复该撤销权。
不过,如果存在受胁迫等特殊情况,可考虑是否能通过主张其他法定权利来救济。比如尝试依据合同的公平原则、诚信原则等,看能否通过协商变更合同内容;或若有证据证明存在欺诈等行为符合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尝试通过其他诉讼请求维护权益,但最终结果需结合具体情况和证据由法院判定。
三、撤销权行使超5年,权利效力是否丧失
根据《民法典》规定,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这里的“五年”是除斥期间,属于不变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一旦超过这五年期限,无论债权人是否知晓撤销事由,撤销权都绝对消灭,权利效力丧失,债权人不能再通过行使撤销权来保护自身权益。比如债务人在五年前低价转让财产损害债权人利益,债权人即便现在才发现,因已超五年,其撤销权也已消灭。
当我们探讨撤销权的期限超过5年以上会怎样时,除了知晓撤销权消灭这一核心结果,还有相关情况值得关注。比如超过5年后,即使出现原本可行使撤销权的事由,当事人也无法再通过行使撤销权来变更或解除合同。而且,在这5年期限内,若存在重大误解、受胁迫等情况,当事人应及时行使撤销权。若在5年内未行使,后续就丧失了该权利。要是你对撤销权行使的具体情形、超过期限后的补救措施等还有疑问,别让困惑停留。赶快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解惑。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债权债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