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司法文书 > 民法典中免除担保责任的情形有哪些

民法典中免除担保责任的情形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1 · 1358人看过
导读:《民法典》规定多种免除责任情形,为民事责任判定提供明确依据,体现公平合理原则。常见免责情形包括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和受害人故意。不可抗力下当事人应收集证据、通知对方并减损;正当防卫要在必要限度内;紧急避险需权衡利弊,依不同情况担责;若损害由受害人故意造成,行为人不担责,要留存相关证据。

一、民法典中免除担保责任的情形有哪些

1.《民法典》规定了多种免除责任情形,为民事责任判定提供了明确依据。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受害人故意是常见免责情形,这些规定体现了公平合理原则。

2.对于不可抗力,如遇到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当事人因不能预见、避免和克服而无法履行义务,可不担责。面对此类情况,当事人应及时收集不可抗力发生的证据,通知对方并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3.正当防卫需在必要限度内,超过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要担适当责任。实施正当防卫时应保持克制,以制止不法侵害为目的。

4.紧急避险中,由引起险情者担责,自然原因引发危险时避险人一般不担责但可适当补偿,措施不当或超必要限度则需担责。紧急避险要权衡利弊,选择造成最小损害的方式。

5.若损害由受害人故意造成,行为人不担责。行为人要注意留存受害人故意的证据。

二、民法典里担保人可免责的特殊情况有啥

依据《民法典》,担保人可免责的特殊情况如下:

1.主合同无效:若主合同因违法等因素无效,担保合同通常也无效,担保人一般不承担担保责任,但有过错的要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2.债权人未经同意转让债务:债权人未经担保人书面同意,允许债务人转移全部或者部分债务,担保人对未经其同意转移的债务不再承担担保责任。

3.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未经担保人书面同意,加重债务人债务的,担保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担保责任。

4.保证期间届满:一般保证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连带责任保证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三、民法典中担保责任被撤销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民法典》,担保责任被撤销的情形主要有:

1.重大误解: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担保合同,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例如,担保人对主债务的金额、履行期限等重要内容产生错误认识而提供担保。

2.欺诈: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担保,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如债权人故意隐瞒主债务人的重大违约风险诱导担保。

3.胁迫:第三人实施胁迫行为,使担保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担保,担保人有权请求撤销。比如他人以暴力威胁担保人提供担保。

4.显失公平: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担保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

在探讨民法典中免除担保责任的情形有哪些时,除了已提及的常见情形,还有一些关联情况值得关注。比如,当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时,担保合同通常也无效,担保人一般无需承担担保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另外,若债权人与债务人未经担保人书面同意,变更主债权债务合同内容,减轻债务的,担保人仍对变更后的债务承担担保责任;加重债务的,担保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担保责任。如果您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担保相关的问题,对担保责任免除的具体认定、合同变更影响等还有疑问,别错过获取专业解答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精准。

网站地图
更多

司法文书最新文章

遇到司法文书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