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签了没给劳动者怎么赔偿

劳动合同签了没给劳动者怎么赔偿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1 · 1745人看过
导读: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未给劳动者,虽无明确赔偿标准,但劳动者有权索要。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订立书面合同,单位不交付合同文本,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改正,造成损害需担责,如劳动者无法证明劳动关系、享受相关待遇可索赔。劳动者可先与单位协商,协商无果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者应重视合同、维护权益,遇问题及时合法解决。

一、劳动合同签了没给劳动者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未给劳动者,虽无明确赔偿标准,但劳动者有索要合同的权利,权益受损时可主张赔偿。

1.法律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需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交付合同文本,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改正,造成损害则需担责。例如劳动者因无合同无法证明劳动关系,无法享受相关待遇,可主张赔偿损失

2.劳动者遭遇这种情况,可先和单位协商索要合同。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其责令单位改正。

所以,劳动者要重视劳动合同,维护自身权益,遇到问题及时通过合法途径解决。

二、劳动合同未交付劳动者需承担哪些法律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若未交付合同文本导致劳动者有实际损害,赔偿范围通常涵盖因无法证明劳动关系而遭受的损失,如无法及时主张工资经济补偿等权益。例如,劳动者离职时因无合同文本难以证明工资标准,导致少获得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应对这部分损失进行赔偿。

当劳动者遭遇此类情况,可先与单位协商索要合同;协商不成,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其责令单位改正;若造成实际损害,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途径主张赔偿。

三、未给劳动者劳动合同,企业应如何担责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应在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后,将其中一份交由劳动者持有。若企业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其改正;若给劳动者造成损害,企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至于赔偿,目前法律未明确具体赔偿标准。实践中,需劳动者证明因企业未交付合同文本给自己造成了损害,如因无合同文本无法证明劳动关系,导致无法及时主张工资、社保待遇等损失。一旦劳动者能证明损失存在,企业需就该实际损失进行赔偿。企业应尽快改正,将合同交付劳动者,避免承担不必要法律风险。

当探讨“劳动合同签了没给劳动者怎么赔偿”时,除了了解赔偿问题,还有一些相关情况值得关注。若企业未将劳动合同交付劳动者,劳动者可能在权益证明上存在困难,比如在主张加班工资年假等福利时缺少有力凭证。并且,一旦遇到劳动纠纷没有劳动合同在手,劳动者的举证难度会增加。另外,若因企业未提供合同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除了应得的赔偿,劳动者还有权要求企业弥补由此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如果你对劳动合同未交付的赔偿计算、后续权益维护等问题存在疑惑,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

网站地图
法律问题具有强领域专业性,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为您推荐下方律师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