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订立 > 虚构合同如何判定

虚构合同如何判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3 · 1828人看过
导读:判定虚构合同可从四方面入手。一是看主体,一方或双方主体不存在、身份虚假,或有真实主体却无签约真心,可能为虚构;二看合同内容,标的、交易事项虚假,交易条件不合理,可作判断线索;三审查签订过程,未实际协商、签字盖章伪造等情况需警惕;四结合履行情况,签约不履行或履行不符又无理由,表明合同可能虚构,司法判定需综合证据。

一、虚构合同如何判定

判定虚构合同,先看主体。一方或双方主体不存在、身份假,或有真实主体却没签合同的真心,可能就是虚构。

再瞧合同内容。要是合同标的、交易事项是假的,交易条件不合理,不符合常理,能作为判断线索。

接着审查签订过程。没实际协商、签字盖章伪造,关键信息假,这合同可能有问题。

最后结合履行情况。签了约却不履行,或履行与约定不符又没理由,也表明合同虚构。司法中得综合证据判断。

二、虚构合同判定后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虚构合同判定后,责任承担需区分民事、行政和刑事层面。

民事上,虚构合同属欺诈行为。依据《民法典》,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合同被撤销后,行为人要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无法返还的应折价补偿,有过错方还需赔偿对方由此所受损失。

行政方面,若虚构合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或其他行政管理法规,可能面临罚款、拘留行政处罚

刑事上,虚构合同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根据《刑法》,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三、虚构合同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虚构合同可能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三类法律责任。

民事上,依据《民法典》,虚构合同属欺诈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欺诈方需返还因合同取得的财产,有过错的还应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行政方面,《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以虚构事实等手段实施诈骗,尚不构成犯罪的,处拘留、罚款。市场监管部门也可对相关欺诈行为进行查处,如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

刑事上,若虚构合同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可能触犯《刑法》中的合同诈骗罪。根据诈骗数额大小和情节轻重,处拘役、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当探讨虚构合同如何判定时,除了已明确的判定要点,还有一些相关情况值得关注。虚构合同可能引发一系列后续法律问题,比如合同被判定为虚构后,涉及的财产返还问题。若一方因虚构合同遭受损失,另一方需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等。而且,虚构合同情节严重的话,可能会触犯刑法,构成合同诈骗罪等罪名。你是否遇到过疑似虚构合同的情况呢?如果对于虚构合同判定后的财产处理、刑事责任界定等问题还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法律问题具有强领域专业性,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为您推荐下方律师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

合同订立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订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