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承担侵权责任的条件包括哪些
承担侵权责任通常得满足几个条件。
其一,得有侵权行为。说白了就是有人做了侵害别人权益的事,做了不该做的或者没做该做的。
其二,得有损害事实。就是侵权行为让别人身体受伤或者财产损失了。
其三,侵权行为和损害之间得有因果关系。也就是损害是由这个侵权行为直接或者间接造成的。
其四,行为人主观有过错,像故意或者过失。故意就是明知道行为会造成损害还去做,过失是没注意到或者以为能避免。不过特殊侵权不论有无过错,符合法定情形就得担责。
二、构成侵权责任无需承担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民法典》,构成侵权责任但无需承担的情形主要有:
1.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一般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导致侵权发生。
2.正当防卫: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3.紧急避险: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若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紧急避险人应承担适当民事责任。
4.受害人故意: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如自杀撞向行驶车辆。
三、承担侵权责任需满足哪些法定条件
承担侵权责任一般需满足以下四个法定条件:
一是行为的违法性。即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强制性规定。
二是损害事实的存在。既包括对财产权利的损害,也包括对人身权利的损害,如身体伤害、精神痛苦等。
三是因果关系。指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即损害事实是由该违法行为所引起的。
四是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过错分为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过失则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损害后果,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在特殊侵权行为中,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不要求行为人主观有过错,但需法律明确规定。
当探讨承担侵权责任的条件包括哪些时,除了正文所述,还有与之紧密相关的问题值得关注。比如,确定侵权责任后的赔偿范围如何界定,这不仅涉及直接损失,还可能涵盖间接损失,像因侵权导致的营业利润减少等。另外,侵权责任承担的方式也有多种,除了赔偿损失,还可能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若在实际情况中遭遇侵权纠纷,对于赔偿范围的确定、责任承担方式的选择等问题感到迷茫,不要担忧。若您还想深入了解这些与承担侵权责任相关的拓展内容,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