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肇事逃逸,一般会面临以下处罚:
首先,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其次,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在民事赔偿方面,逃逸方需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要赔偿对方因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等。例如车辆维修费用、物品损坏赔偿等。若对方通过民事诉讼索赔,逃逸方不仅要承担赔偿责任,还可能因未及时履行赔偿义务,面临强制执行等措施,如被查封、扣押财产等。总之,肇事逃逸即使未造成人员伤亡,也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二、未造成人员伤亡肇事逃逸是否会留案底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肇事逃逸是否留案底需分情况。
若逃逸行为未构成犯罪,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这种行政处罚记录会在公安机关留存,但严格意义上不算刑事案底。
若逃逸行为构成犯罪,比如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等符合交通肇事罪情形。依据《刑法》,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旦被法院判决有罪,就会留下刑事案底,刑事案底会伴随终身,对当事人及子女某些职业的政审等产生不利影响。
三、未造成伤亡肇事逃逸,保险是否会理赔
未造成伤亡肇事逃逸,交强险会在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理赔。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即使肇事逃逸,保险公司也不能以此为由拒赔交强险。
但商业险通常不会理赔。商业险合同中一般将“肇事逃逸”列为免责条款,当发生逃逸情形时,保险公司依据合同约定,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所以,肇事逃逸后,交强险部分可获赔,商业险大概率无法获得赔偿。
当探讨未造成人员肇事逃逸会面临什么处罚时,除了常见的处罚情况,还有一些相关问题值得关注。一方面,逃逸者的逃逸行为可能会影响保险理赔,保险公司对于逃逸情况可能会减少赔偿甚至拒赔,这会使逃逸者需自行承担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另一方面,逃逸记录会对个人的信用产生负面影响,在今后的贷款、就业等诸多方面可能都会受到不利影响。若你对逃逸后的保险处理、信用修复等问题存在疑惑,或是想进一步了解未造成人员肇事逃逸的相关处罚细节,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解惑。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