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害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侵害民事权益得担责。
承担侵权责任办法不少。像停止侵害,就是让侵权者马上停下正在干的侵权事,避免损失变大。
排除妨碍,把影响权利人行使权利的障碍清除。
消除危险,去掉可能损害权利人权益的隐患。
返还财产,将非法占有的财物还给权利人。
恢复原状,让受损的财产或权利变回被侵害前的样子。
赔偿损失,用金钱等弥补权利人损失。
赔礼道歉,侵权者要以合适方式认错致歉。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针对侵害名誉权等,消除不良影响,恢复权利人的名誉。这些方式能单用,也能根据情况一起用。
二、侵害民事权益在诉讼中需担何举证责任
在侵害民事权益诉讼中,一般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即主张对方侵害其民事权益的一方当事人,需对以下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1.侵权行为:证明对方实施了侵害其民事权益的行为,如打人、毁坏财物等。
2.损害后果:证明自己因侵权行为遭受了损害,如身体受伤、财产损失等。
3.因果关系:证明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损害是由侵权行为导致的。
4.过错:证明对方在实施侵权行为时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不过,在一些特殊侵权案件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例如,环境污染、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等案件,由侵权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三、侵害民事权益后维权有哪些法律途径
侵害民事权益后,维权可通过以下法律途径:
协商:与侵权人直接沟通,就侵权行为及赔偿等事宜达成一致解决方案,此方式灵活简便、成本低,但需双方自愿且有诚意。
调解:可请求有关部门或第三方调解机构居中协调,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比如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具有高效、不伤和气等优点。
仲裁:若双方事前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可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仲裁。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程序简便、高效。
诉讼: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判决。这是最具强制力的维权途径,若一方不履行判决,另一方可申请强制执行。
当探讨侵害民事权益承担什么责任时,除了常见的赔偿损失、停止侵害等责任形式外,还会衍生出一些其他问题。比如,侵害他人名誉权等权益后,可能需要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责任。并且,若因侵权行为给被侵权人造成精神损害,还需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在司法实践中,这些责任的认定和赔偿的具体数额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你是否曾遇到过类似的权益被侵害情况,或者对责任承担的细节仍有疑问?如果有,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