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贪污受贿辩护 > 挪用公款又还回去是否构成犯罪

挪用公款又还回去是否构成犯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22 · 1732人看过
导读:挪用公款即便归还原则上也可能构成犯罪,挪用公款罪是行为犯,实施挪用行为即构成犯罪既遂,归还可在量刑时从轻考虑。依据法律,挪用公款用于非法活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数额较大超三个月未还均构成犯罪,如用于赌博、炒股等。及时归还,司法实践中法院量刑通常从轻,会根据情节判刑,还可能适用缓刑。

一、挪用公款又还回去是否构成犯罪

挪用公款即便又还回去,原则上也可能构成犯罪。挪用公款罪是行为犯,一旦实施挪用公款行为,即构成犯罪既遂。归还公款的行为,可在量刑时作为从轻情节考虑。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均构成挪用公款罪。例如,挪用公款用于赌博等非法活动,不论是否归还,都已构成犯罪;挪用公款用于炒股等营利活动,数额较大,即便之后归还,犯罪依然成立。不过,若能及时归还公款,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在量刑时通常会从轻处罚,可根据具体情节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刑罚,并可能适用缓刑等。

二、挪用公款及时归还后法律责任如何认定

挪用公款及时归还,法律责任认定需分情况。

若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但在三个月内归还,一般可不认为是犯罪。若进行非法活动,即便及时归还,仍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因为非法活动性质恶劣,对法益侵害严重。

挪用公款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或挪用特定款物数额在二百万元以上,通常认定为“数额巨大”,即便归还,仍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作为量刑情节考量,从轻处罚。

司法实践中,综合挪用数额、用途、时间及归还情况等判定是否构成犯罪及量刑。若挪用行为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可不作犯罪处理。

三、挪用公款归还后量刑标准是怎样的呢

挪用公款归还后的量刑,需结合具体情节判断。依据《刑法》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构成挪用公款罪。

若在案发前全部归还本息,属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超过三个月未还情形,情节轻微的,可从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即便归还,也应追究刑事责任,但可根据归还情况酌情从轻处罚。

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或超过三个月未还,在案发前部分或全部归还本息,可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免除处罚。而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里的“不退还”指因客观原因在一审宣判前不能退还。

当探讨“挪用公款还回去构成犯罪”这一问题时,其实还有一些相关情况值得关注。一般来说,即便将公款还回去,也不意味着一定不构成犯罪,这和挪用的时间、数额、用途等都有关系。比如,如果挪用公款用于非法活动,哪怕很快归还,也可能构成犯罪。另外,挪用公款后产生的利息等收益该如何处理也是个重要问题。若挪用公款产生了收益,这部分收益通常也会纳入相关处理范畴。如果你对挪用公款归还后是否犯罪的具体情形,或是收益处理等问题仍有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贪污受贿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贪污受贿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贪污受贿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