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在能不能强制拆迁
1.我国法律允许特定条件下强制拆迁,分司法强拆和行政强拆。司法强拆针对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复议、不诉讼且不履行补偿决定的情况,由市、县级政府申请法院执行,法院会审查征收与补偿合法性,符合规定则裁定准予。行政强拆主要针对违法建筑,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逾期不拆,政府相关部门可依法拆除。
2.为保障拆迁合法规范,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政府申请司法强拆前,应充分审查自身征收决定和补偿的合法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违法建筑责令停止建设或限期拆除时,要严格依法履行程序。
3.被拆迁人面对强制拆迁时,若认为程序违法,要及时收集证据,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权。
二、当前强制拆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吗
强制拆迁分为行政强制拆迁和司法强制拆迁。
行政强制拆迁,目前《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已经取消了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拆迁的权力。行政机关若要强制拆迁,需向人民法院申请,自身不能直接强拆。
司法强制拆迁是合法的,但要满足严格条件。首先征收方应先给予被征收人合理补偿,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提起行政诉讼,且在补偿决定规定期限内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若未遵循法定程序,如无合法手续、未先补偿就强拆等,强制拆迁则不合法。被拆迁人遇到违法强拆,可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三、当下强制拆迁在法律上是否被允许
强制拆迁分为行政强制拆迁和司法强制拆迁。司法强制拆迁在符合法定程序时是被允许的。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而行政强制拆迁,依据现行法律,已被禁止。以前行政机关有自行强制拆迁权,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施行后,取消了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拆迁的权力。所以,未经法定程序、未依法申请法院执行的强制拆迁不合法。被拆迁人遇违法强拆,可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维权。
当探讨能不能强制拆迁这个问题时,除了基本的能否强制拆迁判断,还有相关的后续重要事项。强制拆迁后,如果对被拆迁人的房屋造成损害,拆迁方可能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房屋价值损失、屋内物品损失等。而且若强制拆迁程序违法,相关负责人还可能面临行政责任,甚至情节严重会涉及刑事责任。你是否正面临强制拆迁相关困扰呢?要是对于强制拆迁的合法程序、拆迁后的赔偿标准等问题还有疑问,别再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