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经营 > 公司设立 > 怎么认定股东构成抽逃出资

怎么认定股东构成抽逃出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22 · 2275人看过
导读:《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二条规定,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债权人以相关股东行为符合特定情形且损害公司权益,请求认定股东抽逃出资,法院应支持。这些情形包括制作虚假报表虚增利润分配、虚构债权债务转出出资、利用关联交易转出出资等。实践中要综合多方面证据判断,认定抽逃出资后,股东需返还出资本息,协助者承担连带责任。

一、怎么认定股东构成抽逃出资

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二条,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

2.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

3.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

4.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实践中,需综合多方面证据判断,比如资金流向是否异常、公司财务账目是否有对应记录等。一旦被认定抽逃出资,股东需承担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等法律后果。

二、股东抽逃出资的证据认定有哪些要点

股东抽逃出资证据认定要点如下:

1.资金流向证据:审查公司账户与股东账户间是否存在异常资金转移。若股东在公司成立后短期内将资金转出且无合理交易背景,如无真实的采购合同借款协议等,可作为抽逃出资的初步证据。

2.财务资料证据:查看公司的财务报表、记账凭证等,确认是否存在虚假财务记载。例如,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出资转出,或通过关联交易高价采购、低价销售等方式变相抽逃出资。

3.验资后资金变化证据:关注公司验资后资金的去向和用途。若验资后资金迅速减少且无法说明合理用途,很可能构成抽逃出资。

4.股东行为证据:留意股东是否利用职务便利擅自将公司资金转出,或其他违反公司章程和法律规定转移出资的行为。

三、股东抽逃出资认定后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股东抽逃出资认定后需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

对公司,应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其他股东、董事、高管等协助抽逃出资的,承担连带责任。对其他股东,若违反出资协议,应承担违约责任。对公司债权人,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其他协助者承担连带责任。

行政责任

根据《公司法》,公司登记机关可责令改正,并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刑事责任

若抽逃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可能触犯《刑法》中抽逃出资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处或单处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当探讨怎么认定股东构成逃逃出资时,除了核心的认定标准外,还有一些关联问题值得关注。股东一旦被认定构成逃逃出资,就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要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等。而且在司法实践中,债权人也有权要求该股东承担责任。此外,其他股东若明知其逃逃出资却未制止,可能也要承担连带责任。你是否在处理涉及股东逃逃出资的相关事务呢?若对逃逃出资的后续责任承担、举证问题等还有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法律问题具有强领域专业性,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为您推荐下方律师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公司经营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