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强制措施 > 刑事拘留的指标是怎样确定的

刑事拘留的指标是怎样确定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22 · 1847人看过
导读:刑事拘留需符合法定情形。依据《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在几种情形下可先行拘留,包括正在预备或实行犯罪等七类情况。这些情形综合考虑犯罪紧迫性、嫌疑程度等因素,以此确定是否采取刑事拘留,旨在保障刑事诉讼顺利开展,防止嫌疑人逃避侦查审判或继续危害社会。

一、刑事拘留的指标是怎样确定的

刑事拘留需符合法定情形。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被害人或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在身边或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在逃的;有毁灭、伪造证据串供可能的;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这些情形综合考量犯罪的紧迫性、嫌疑程度等因素,以确定是否采取刑事拘留措施,目的是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审判或继续危害社会。

二、刑事拘留的期限是如何具体规定的

刑事拘留期限有明确规定。一般而言,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在拘留后3日内,提请检察院审查批准。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时间可延长1至4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时间可延长至30日。

检察院应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7日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立即释放。

综上,一般情况下,刑事拘留期限最长为14日;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刑事拘留期限最长为37日。

三、刑事拘留的期限在法律上如何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刑事拘留期限分一般情形与特殊情形。

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对被拘留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在拘留后3日内提请检察院审查批准,检察院应在7日内作出决定,即此情形下拘留期限最长为10日。

特殊情形中,公安机关提请审查批准时间可延长1至4日,加上检察院审查时间7日,此时拘留期限最长达14日。

另外,针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提请审查批准时间可延长至30日,检察院7日内作出决定,意味着拘留期限最长为37日。

当探讨刑事拘留的指标是怎样确定的时,除了明确指标确定的关键要点外,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问题值得了解。比如刑事拘留后,被拘留人的家属在多久内会收到通知,按照法律规定,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另外,刑事拘留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一般情况下,刑事诉讼拘留的期限最长为14日,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长为37日。若你对刑事拘留指标确定、通知家属时间及拘留期限等方面还有疑问,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