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身损害赔偿金额偏低该怎么办
若人身损害赔偿金额偏低,可根据不同阶段采取对应措施。若在协商阶段,收集充分证据与对方重新协商提高赔偿金额是可行办法;若已达成赔偿协议,若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情形,可向法院起诉撤销协议重新确定赔偿数额;若赔偿由法院判决确定且认为金额过低,在上诉期内可向上一级法院上诉。
1.协商阶段:主动收集医疗费用明细、误工损失证明等证据,积极与对方重新协商,提出合理赔偿诉求。
2.已达成协议:一旦发现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尽快向法院起诉,以撤销协议并重新确定赔偿。
3.法院判决后:若在上诉期(民事判决15日)内觉得赔偿金额低,及时向上一级法院上诉,阐述理由并提交新证据。
二、人身损害赔偿金额偏低能否起诉调整
人身损害赔偿金额偏低通常可以起诉调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若赔偿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情形,当事人可依法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或变更。
比如在协商赔偿时,当事人对自身伤势的严重程度、后续治疗费用等存在重大误解,导致赔偿金额远低于实际损失;或者赔偿协议签订时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协议显失公平。此时,当事人可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向法院起诉要求重新确定赔偿金额。但需注意收集能证明原赔偿金额不合理的证据,如医疗诊断证明、费用清单等。
三、人身损害赔偿金额偏低能否起诉重新认定
若人身损害赔偿金额偏低,在一定条件下能起诉重新认定。
首先要看赔偿协议情况。若双方已达成赔偿协议,且该协议是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等情形下签订的,可依据《民法典》中关于可撤销合同的规定,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起诉撤销该协议,之后再重新主张赔偿。
若还未达成赔偿协议,只是对之前赔偿认定不满,只要在诉讼时效内(一般为三年),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相关证据,如医疗记录、伤残鉴定等,对赔偿金额重新认定。起诉时要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原赔偿金额不合理。
当面临人身损害金额偏低的情况时,除了思考当下该怎么办,还有一些相关问题值得了解。一方面,若对赔偿金额有异议,要关注赔偿的计算方式是否合理,因为不同的计算依据可能得出差异较大的结果。另一方面,人身损害赔偿后的执行情况也很关键,若对方不履行赔偿义务,该如何保障自身权益是需要考虑的。当你遇到人身损害金额偏低的问题,可能会在这些拓展方面也存在疑惑。如果你对人身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执行保障等问题还有疑问,别让困惑困扰自己,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