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行为发生时什么人不能作证
根据法律规定,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比如严重智力障碍者,无法理解案件事实并准确表述;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导致认知和表达严重受损的人;以及年幼到无法清晰认知发生了什么且准确表达的儿童等。
不过,虽然生理、精神有缺陷或年幼,但如果能够辨别是非、正确表达,仍可以作为证人。此外,证人作证时,审判人员应当告知他要如实地提供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要确保证人如实陈述,以保障司法程序对事实认定的准确性。
二、犯罪作证时哪些人因法律规定无作证资格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无作证资格。
生理缺陷影响作证能力,比如严重听力障碍无法准确感知声音信息;精神缺陷者若无法正常认知与思考,也难以如实作证。年幼的人,如果心智发展程度不足以辨别是非、准确表达,也不能作证。不过,能否辨别是非和正确表达,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例如,虽年幼但对其所经历且有认知能力的事项,能清晰表达,仍可作证。总之,判断有无作证资格关键在于是否具备辨别是非和正确表达的能力。
三、犯罪行为中哪些特殊身份的人不能作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这与特殊身份本身无直接关联。比如,严重智力障碍者无法正确感知案件事实、表达相关情况,不能作证。
不过,司法实践中,案件当事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作证的人,其证言证明力会受质疑。如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可能因亲情关系影响其证言真实性。但他们并非绝对不能作证,只是在审查证据时,其证言的证明力要结合其他证据综合判断。
当探讨行为发生时什么人不能作证这个问题,其实还有一些相关要点值得了解。一方面,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即便不属于法定不能作证的人群范畴,但因其无法准确描述事实,所提供的证言证明力可能很弱。另一方面,与案件当事人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人,虽然可以作证,但其证言的可信度需要综合考量。他们可能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影响陈述的客观性。你是否遇到过有关证人资格方面的困扰呢?若你对行为发生时证人相关的其他法律问题,比如证人作证的程序、证人证言的效力等存在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解惑。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