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效力 > 合同有效认定条件包括哪些方面

合同有效认定条件包括哪些方面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23 · 1173人看过
导读:合同有效需主体、意思表示、内容和形式四方面符合要求。主体方面,不同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合同的效力不同;意思表示应真实自愿;内容不能违法违规及违背公序良俗;形式需符合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为确保合同有效,签约前要审查当事人民事行为能力,签订中保证意思表示真实,仔细审核内容,采用合适合同形式。

一、合同有效认定条件包括哪些方面

合同有效需主体、意思表示、内容和形式四个方面均符合要求。主体上,当事人要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独立实施;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纯获利益或与其情况相适应的合同有效,其他需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合同无效。意思表示应真实自愿,不存在欺诈胁迫等使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否则合同无效。形式上,若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特定形式,需符合该要求,不然可能影响效力。

为确保合同有效,一是签约前审查当事人民事行为能力。二是签订过程保证意思表示真实,避免欺诈胁迫。三是仔细审核合同内容,确保合法合规不违背公序良俗。四是按法律规定或约定采用合适的合同形式。

二、合同被认定无效的法律情形有哪些

依据《民法典》,合同被认定无效的情形如下: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不满八周岁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双方以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例如为避税签订阴阳合同,阳合同属虚假意思表示,应认定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合同无效的除外。比如买卖毒品的合同,违反法律强制规定,无效。

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如以人身作担保的合同,违背公序良俗,应认定无效。

5.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如代理人与相对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所签合同

三、合同被认定无效后法律后果有哪些

合同被认定无效后,主要有以下法律后果:

返还财产: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比如,一方基于无效合同交付了货物,对方应返还货物,若货物已消耗无法返还,则需折价赔偿

赔偿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如因一方欺诈导致合同无效,欺诈方需赔偿对方因签订和履行合同遭受的经济损失

收归国有或返还集体、第三人: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当探讨合同有效认定条件包括哪些方面时,其实还有一些紧密相关的问题值得关注。比如合同被认定有效后,若一方违约,违约责任该如何承担。违约方可能需要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责任,赔偿损失的范围又该如何界定,是直接损失还是包括可得利益损失等。另外,合同有效认定后,在履行过程中若出现条款争议,该如何解释合同条款也是很关键的问题。若你对合同有效认定后的违约处理、条款解释等相关法律问题存在疑惑,别让难题困扰自己,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员会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法律问题具有强领域专业性,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为您推荐下方律师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合同事务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合同效力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效力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效力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