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伙合同撤销的条件是什么
因重大误解签的合伙合同能撤销。像对出资、盈利分配等关键内容有错误认知而签合同,在知道或该知道撤销事由起九十日内可撤销。
被欺诈签的合伙合同,受欺诈方在知道或该知道撤销事由起一年内能申请撤销。要是第三人欺诈且对方知情,受欺诈方也有这权利。
受胁迫签的合伙合同,胁迫终止起一年内,受胁迫方可申请撤销。
显失公平的合伙合同,受损害方知道或该知道撤销事由起一年内,可行使撤销权。
二、合伙合同撤销后责任承担如何判定
合伙合同撤销后,责任承担主要按以下方式判定:
返还财产:根据《民法典》规定,合同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合伙人需将基于合伙合同获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
过错赔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若一方故意隐瞒重要信息等过错导致合同撤销,要对无过错方的损失,如直接经济损失、预期利益损失等进行赔偿。双方都有过错时,按过错程度分担责任,比如按比例承担合伙期间债务或赔偿对方损失。
三、合伙合同撤销后责任承担如何界定
合伙合同撤销后,责任承担按以下规则界定。
若合同是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可撤销事由而被撤销,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比如,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伙合同,受欺诈方撤销合同后,欺诈方需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过错大小分担损失。例如,双方在订立合同时都存在疏忽大意的情况,就按照过错比例分担因合同撤销产生的损失。
合同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如合伙投入的设备等能返还的应返还,已消耗无法返还的则折价补偿。
当我们探讨合伙合同撤销的条件是什么时,除了了解这些条件本身,还需关注相关的后续影响。比如合伙合同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此外,撤销合同可能还会涉及到合伙人之间的信誉问题以及对后续商业合作的影响。如果你对合伙合同撤销的具体流程、撤销后的责任承担等问题仍有疑问,不要错过解决问题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解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