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怎么计算诉讼期间

怎么计算诉讼期间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25 · 1241人看过
导读:诉讼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内。期间届满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后第一日为届满日期。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期满前交邮不算过期。如15日答辩期从收到起诉状副本次日起算,遇节假日顺延;上诉状在法定上诉期届满前交邮,即便法院收到已过上诉期也视为有效。不同程序和案件期间规定有别,需具体计算。

一、怎么计算诉讼期

诉讼期间的计算规则如下:

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

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

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例如,法院指定15日的答辩期,从收到起诉状副本次日起算,第15日为届满日,若第15日是节假日,则顺延至节后第一日。又如,邮寄上诉状,只要在法定上诉期届满前交邮,即使法院收到时已过上诉期,仍视为在上诉期内提交。需注意不同程序和案件的期间规定可能有别,要依具体情况准确计算。

二、诉讼期间中断后该如何重新计算

诉讼时效中断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依据《民法典》,有几种情形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如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

当中断事由发生时,已经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就不再计算。自中断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开始计算。例如,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债权人诉讼时效内要求债务人还款,这一行为导致诉讼时效中断,那么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还款或者承诺的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三年。

三、诉讼期间计算错误会有哪些法律后果

诉讼期间计算错误可能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当事人而言,若因自身计算错误错过上诉期、举证期限等重要期间,可能导致上诉权、举证权等诉讼权利丧失。例如,错过上诉期,一审判决即生效,当事人无法再通过上诉改变判决结果;错过举证期限,可能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影响自身诉求实现。

若法院计算错误,可能引发程序违法问题。如未在法定期限内审结案件,当事人可向上级法院或相关部门反映,法院可能需对审判流程进行整改。并且,当事人若能证明因法院计算错误受损,可要求合理补偿。

当探讨怎么计算诉讼期间时,除了了解基本的计算规则,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问题值得关注。比如诉讼期间的耽误与顺延,若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另外,诉讼期间的计算还涉及到节假日的问题,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你是否在诉讼期间计算上遇到了难题?或者对上述拓展问题存有疑惑?若有任何关于怎么计算诉讼期间及相关问题的不解,别错过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员将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法律问题具有强领域专业性,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为您推荐下方律师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