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仅限于两种情形:
一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除此之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未签劳动合同要求赔偿双倍工资主要有以下情形: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此期间双倍工资的计算,从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开始,最长支持十一个月。
2.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如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等。
需注意,主张了双倍工资有时效限制,一般适用一年的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三、签劳动合同后无需赔偿违约金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劳动合同法》,签劳动合同后无需赔偿违约金的常见情形如下:
除服务期和竞业限制约定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该约定无效。即若无服务期和竞业限制相关约定,劳动者无需因提前离职等情况支付违约金。
服务期约定中用人单位过错:用人单位若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即便在服务期内也无需支付违约金。
竞业限制约定中用人单位违约: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不再履行竞业限制义务,也无需赔偿违约金。
当探讨签了劳动合同要求违约金的情形有哪些时,除了常见情况,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值得了解。比如在违约金支付的金额方面,通常不能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并且要根据服务期等因素合理确定。另外,若劳动者违反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约定支付违约金后,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不再履行相关义务。你是否在劳动合同履行中遇到过有关违约金的难题呢?要是对于违约金计算方式、支付后的后续影响等问题仍有疑问,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解惑。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