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公共安全 > 生产事故致人死亡赔偿金额是多少

生产事故致人死亡赔偿金额是多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25 · 1700人看过
导读:生产事故致人死亡赔偿金额需综合考量多因素,主要含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有明确计算标准,如丧葬补助金按6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均工资算等。为保障受害者权益,要及时收集证据,主动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协商无果可走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最终赔偿依当地标准和实际情况定。

一、生产事故致人死亡赔偿金额是多少

1.生产事故致人死亡赔偿金额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主要包括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这三项赔偿有明确的计算标准,丧葬补助金按6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供养亲属抚恤金按职工本人工资比例发给特定亲属,且总和不超生前工资。

2.为保障受害者权益,首先要及时收集与事故和赔偿相关的证据。接着主动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积极协商争取合理赔偿。若协商无果,可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最终赔偿金额需依据当地标准和实际情况确定。

二、生产事故致人死亡赔偿责任如何界定

生产事故致人死亡赔偿责任的界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

首先,依据《民法典》《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若属于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应承担工伤保险责任,需支付丧葬补助金(一般为6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若事故是因第三人侵权导致,侵权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

若生产经营单位存在违规行为,如未提供安全生产条件等导致事故,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同时,若相关责任人存在重大过失或故意,可能还需承担刑事责任。具体责任划分要结合事故调查结果、各方过错程度等确定。

三、生产事故致人死亡责任认定有啥法律依据

生产事故致人死亡责任认定的主要法律依据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该法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若因单位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可能面临罚款、撤职等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涉及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等罪名。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或者明知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而不排除,仍冒险组织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当探讨生产事故致人死亡赔偿金额是多少时,除了关注赔偿金额本身,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问题值得了解。比如赔偿款项的支付方式,是一次性支付还是分期支付,不同方式对赔偿双方都有不同影响。另外,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也十分关键,是企业独自承担,还是可能涉及其他相关方。这些问题都与生产事故致人死亡赔偿密切相连。你是否曾在这方面遇到疑惑或难题呢?如果对于生产事故赔偿的款项支付、责任主体认定等问题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别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损害赔偿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公共安全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公共安全最新文章

遇到公共安全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