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决书会一直有效吗
生效判决书若无特殊情况,会一直有效。它有既判力和强制执行力,既判力让判决的权利义务关系固定,同一事不能再起诉审理;强制执行力则保障义务能被履行。
然而,要是有新证据能推翻原判、原判法律用错、审判人员有贪污等问题,就能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结果可能改变。总体来说,生效判决一般稳定,但法定特殊情况除外。
二、判决书超过一定期限还有效吗
判决书一旦生效,除非被依法撤销,无论经过多久都一直有效。
民事、刑事和行政诉讼的判决书生效规则有所不同。民事判决书,若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在上诉期(送达之日起15日)届满后生效;刑事判决书,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10日,期限届满未上诉、抗诉则生效;行政诉讼判决书上诉期为15日,期满未上诉生效。
不过,判决书的申请执行有期限限制。民事案件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若超过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受理,但被执行人对申请执行时效期间提出异议,法院经审查成立的,会裁定不予执行。
三、判决书过了执行期还一直有效吗
判决书本身是一直有效的。法院作出的判决书一旦生效,其法律效力会一直存续,不会因时间推移而失效。
不过,申请强制执行有时间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该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若过了执行期,法院通常不再受理强制执行申请,但实体权利依然存在。此时,若债务人自愿履行,债权人仍有权接受。若债权人有正当理由未在执行期内申请,可尝试通过与债务人协商、达成新的履行协议等方式实现权益。
当探讨判决书会一直有效吗这个问题时,除了判决书本身的效力期限,还有一些紧密相关的问题值得关注。一般而言,判决书生效后其法律效力是确定的,但执行方面存在时效性。例如申请强制执行有期限限制,若超过规定时间未申请,可能影响权益实现。另外,判决书可能因再审等程序被推翻或变更。如果你拿到判决书后,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难题,或者对判决内容存疑、担心后续被推翻等情况,不要让疑惑困扰自己。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解惑,提供精准有效的法律建议。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