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家事纠纷 > 事实婚姻的特点有哪些

事实婚姻的特点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11 · 4013人看过
导读:1、事实婚姻的当事人具有婚姻的目的和共同生活的形式。男女双方是否互以配偶相待是事实婚姻与其他非婚两性关系在内容上的重要区别。因为,一切不合法的性行为,不具有婚姻的目的和共同生活的形式。2、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具有公开的夫妻身份。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又为周围的群众所公认。

{ArticleTitle}

事实婚姻同居关系有很多相似之处,许多不明白的人都将事实婚姻当做了同居关系,殊不知二者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今天,律图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事实婚姻的特点有哪些,希望能为帮助大家正确区别事实婚姻和同居关系。

事实婚姻的特点

事实婚姻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事实婚姻泛指具有婚姻意思的男女,有夫妻共同生活的实质条件,且群众一般也承认其夫妻关系,但是未履行法定的结婚登记形式。包括符合结婚实质条件而未登记的事实婚姻和不符合结婚实质条件的事实婚姻两种。我国法律有条件的承认符合结婚实质条件的事实婚姻。即1994年2月1日前成立的符合结婚实质条件的事实婚姻。

狭义的事实婚姻仅指1994年2月1日前,双方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但是未办理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的两性关系。根据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五条的规定,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因此,由上可知,我国法律采用狭义的事实婚姻的概念。只承认1994年2月1日前成立的事实婚姻。

认定事实婚姻应注意哪些问题?

认定事实婚姻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1)根据相关法律规定,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实施后,我国法律已经不承认有事实婚姻。

(2)事实婚姻具有普通婚姻的效力,不是必须得补办结婚登记婚姻才有效。

(3)1994年2月1日后,法律虽然不承认事实婚姻,但符合条件的双方可以补办结婚登记,补办结婚登记后的效力从双方具备婚姻的实质条件时起算。

事实婚姻具有哪些特点?

事实婚姻具有以下特点:(1)未依法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欠缺结婚的法定形式要件;(2)具有目的性和公开性。即双方当事人具有终生共同生活的目的,并以夫妻名义公开共同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这有别于通奸、姘居等婚外性关系;(3)双方虽未办理结婚登记,但是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没有法定的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情节,而是由,于其他原因没有履行登记;(4)事实婚姻的界定完全按照时间划分。虽然从学理上说,事实婚姻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应该人为的按时间标准进行割离,但是法律从便于管理和倡导人们自觉履行登记从而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作出此规定。所以,1994年2月1日后同居的,在法律上已经不存在事实婚姻了。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婚姻家庭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家事纠纷相关

  • 373次阅读
  • 事实婚姻具有以下法律特点:1、事实婚姻的当事人具有婚姻的目的和共同生活的形式。男女双方是否互以配偶相待是事实婚姻与其他非婚两性关系在内容上的重要区别。2、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具有公开的夫妻身份。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而且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即双方不仅内在具有夫妻生活的全部内容,在外部形式上还应有为社会所承认的夫妻身份。3、事实婚姻的当事人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但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
    2024-10-01 1122次阅读
  • 2024.02.19 1502次阅读
  • 454次阅读
  • 传销的特征是指:第一,入门费,是否需要认购商品或交纳费用;第二,拉人头,是否需要发展他人成为自己的下线;第三,计酬方式,是否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为依据计算报酬。传销的处罚标准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2024-09-08 1018次阅读
  • 2024.02.22 1336次阅读
  • 15次阅读
  • 遗嘱有以下特点: 1、遗嘱是单方法律行为即遗嘱是基于遗嘱人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发生预期法律后果的法律行为。 2、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有遗嘱能力,不能设立遗嘱。 3、设立遗嘱不能进行代理遗嘱的内容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2024-10-02 1356次阅读
  • 2024.06.28 10545次阅读
  • 36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家事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家事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