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订立 > 无法履行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无法履行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09 · 10434人看过
导读: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致合同履行不能,债务人可解除不能履行部分的实际履行责任,对能履行的部分仍应继续履行,但不得违反 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条的规定,并同时承担违约责任;若部分履行不能致使债权人订约目的不能实现,债权人可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无法履行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一、无法履行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规定,有违约行为的一方当事人请求解除合同,没有违约行为的一方当事人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当违约方继续履行所需的财力、物力超过合同双方基于合同履行所能获得的利益,合同已不具备继续履行的条件时,为衡平双方当事人利益,可以允许违约方解除合同,但必须由违约方向对方承担赔偿责任,以保证对方当事人的现实既得利益不因合同解除而减少。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违约责任。”从这条规定看,当违约情况发生时,继续履行是令违约方承担责任的首选方式。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是由于继续履行比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或者支付违约金,更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但是,当继续履行也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时,就不应再将其作为判令违约方承担责任的方式。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此条规定了不适用继续履行的几种情形,其中第(二)项规定的“履行费用过高”,可以根据履约成本是否超过各方所获利益来进行判断。当违约方继续履行所需的财力、物力超过合同双方基于合同履行所能获得的利益时,应该允许违约方解除合同,用赔偿损失来代替继续履行。

二、不履行合同的后果是什么?

1、自始履行不能的有效合同,不能是否可归责于债务的事由,债务人均应承担违约责任,但应免除债务人的实际履行责任;债权人可依法解除合同,请求赔偿损失。此外,若违约人的行为构成犯罪,违约人依法还应承担刑事责任

2、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致使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债务人应免除实际履行责任,但应承担违约责任;债权人可依法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3、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致一时履行不能,待不能原因清除以后,债务人应履行原债务,并承担违约责任,但此时履行不得违反《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规定。

4、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致合同履行不能,债务人可解除不能履行部分的实际履行责任,对能履行的部分仍应继续履行,但不得违反《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的规定,并同时承担违约责任;若部分履行不能致使债权人订约目的不能实现,债权人可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5、若因不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致合同履行不能,债务人的法律后果分别表现为:(1)解除原债务的实行履行责任。因一时履行不能,债务人在不能障碍消除前不负履行迟延责任;(2)遇有履行不能情形时,债务人有及时通知对方的义务,并有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的义务,如《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的规定;(3)除承担违约责任,如《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的规定。

根据上述介绍到的无法履行合同的法律依据我们可以知道,若是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双方可进行协商,解除合同,若是因为一方的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则无法履行合同的这一方则需要担负相应的责任。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律图淮安律师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合同订立相关

  • 368次阅读
  • 无法履行合同的法律依据,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如下:1、自始履行不能的有效合同,不能是否可归责于债务的事由,债务人均应承担违约责任,但应免除债务人的实际履行责任;债权人可依法解除合同,请求赔偿损失。2、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致使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债务人应免除实际履行责任,但应承担违约责任。
    2024-10-01 1254次阅读
  • 2024.03.04 3316次阅读
  • 329次阅读
  • 合同继续履行也称强制实际履行,是指违约方根据对方当事人的请求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的违约责任形式。合同继续履行的法律依据为《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构成违约时,则违约的这一方需要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024-09-23 988次阅读
  • 2024.05.04 3069次阅读
  • 452次阅读
  • “疑罪从无”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具体条款如下: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2条规定:如果是证据不足,法院应当作出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该条款体现了疑罪从无的原则,即在刑事诉讼中,如果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人有罪,那么应当判决被告人无罪。
    2024-10-06 1013次阅读
  • 2024.07.29 6645次阅读
  • 30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订立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订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