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证据调查 > 只有证人证词没有实物证据,这样能否定罪?

只有证人证词没有实物证据,这样能否定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23 · 329422人看过
导读:只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才能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如果证人证言能够与被告人供述相互印证,可以将其作为定罪证据;如果只有一个证人证言,而无其他证据佐证,一般不能对被告人定罪。
只有证人证词没有实物证据,这样能否定罪?

一、只有证人证词没有实物证据,这样能否定罪?

只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才能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如果证人证言能够与被告人供述相互印证,可以将其作为定罪证据;如果只有一个证人证言,而无其他证据佐证,一般不能对被告人定罪。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二、证人证言和当事人陈述证据的效力如何?

刑事诉讼中却不同,证人证言往往能发挥重大的证据效力,审判者很少怀疑国民的素质,当然,刑法中对作伪证的惩罚力度也大,此种信任,是建立在刑法的威慑之上。这样一来,同一个证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证言可能被采信,而在民事诉讼中的证言却很可能不被采信。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某人能证明犯罪事实的发生,却很难证明民事事实的发生,仅是因为其作伪证的代价不同,审判者即想当然地将他在民事诉讼中的证言排除在可信证据之外。

显然,问题出在刑法关于伪证罪的规定上,它将伪证罪局限于"在刑事诉讼中",而将民事、行政诉讼中的伪证行为排除在外,而这种排除确实是荒谬绝伦,因为所有的诉讼都是为了实现实体法的价值,都是为了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在任何诉讼中作伪证,听说医疗事故案例 。都是蔑视法律,危害了司法公正,都应该受到严惩。而我们竟然放纵民事诉讼中的伪证行为,给民事司法审判带来不小的困难(刑法中规定的"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要求情节严重,因此,该法条并不惩罚一般的伪证行为)。当然,尽管有这样的法律上的原因存在,却并不能免除我们在民事诉讼中轻视证人证言的责任。因为在民诉法中,证人证言仍是法定证据之一,因此我们仍然应该审慎地对待,因为并没有哪一条法律规定要怀疑证人的可信,对于证词的真实性,应通过双方的质证来确认,而绝不应由审理者凭主观臆断而肆意否认。

以上就为大家介绍了只有证人证词没有实物证据,这样能否定罪问题的回答,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证人证词属于证据中的一种,一般仅凭证人证言很难直接定罪,也不能单独作为证据来认定事实。如果还有其他证据的话,结合其他证据是可以定罪的。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律图许昌律师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证据调查相关

  • 1404次阅读
  • 在审判案件中,并不是所有情况都能确定犯罪者应承担刑事责任。只有当案件的来龙去脉真正清晰明确,证人证言和证据确凿并且足够充实,法官依据现行法律对被告人做出有罪判决时,方能对被告人适用刑法上的裁量权进行定罪及量刑处理。若仅有单一证人的证言,却缺乏其它证据予以辅助证明,这通常是不足以对被告人进行定罪的。
    2024-09-03 1164次阅读
  • 1490次阅读
  • 言词证据,实物证据的对称。又称人证或人的证据。是指以言词形式提供的证据。包括证人证言、鉴定意见、被害人陈述、刑事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民事当事人陈述等。 性质不同,表现形式不同,效力不同。实物证据是指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各种资产的证据;言词证据又称人证或人的证据。是指以言词形式提供的证据。
    2024-10-15 1390次阅读
  • 489次阅读
  • 贩卖毒品只有言词证据不能定罪,公安刑侦人员在破案过程中需要广泛收集证据,当所收集的证人证言和痕迹物证有秩序的衔接组合出犯罪嫌疑人作案的主要环节,如物证和鉴定意见等,才能够定罪。
    2024-05-27 943次阅读
  • 430次阅读
  • 只有言词证据不能对贩卖毒品定罪。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2024-10-06 1448次阅读
  • 1222次阅读
  • "偷窥"这一词汇本身并不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编造并传播虚假的事实,这些事实足以对他人的人格尊严进行贬低,对其名誉造成损害的行为。然而,如果仅仅是指责某个人实施了偷窥行为,但并未故意捏造或传播不实之辞,那么这种行为便无法被认定为诽谤罪。
    2024-09-15 100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证据调查最新文章

遇到证据调查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