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纠纷中怎样鉴定医疗事故?

医疗纠纷中怎样鉴定医疗事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4 · 6731人看过
导读:医疗事故纠纷鉴定的启动程序,有三种方式,包括: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指定鉴定。
医疗纠纷中怎样鉴定医疗事故?

一、如何提起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共同书面委托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书面移交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的,应当由涉及的所有医疗机构与患者共同委托其中任何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只可以向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

二、需要提供的资料

(一)患方提交材料

1、患者身份证;

2、 患方陈述;

3、代理人委托书;

4、 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复印件、其他医院就诊治疗检查等病历原件。

(二)医疗机构提交材料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

2、 经治医护人员执业、注册证原件及复印件;

3、 医方答辩;

4、 医方代理委托书;

5、 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6、 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7、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

8、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9、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

以上就是对“怎样鉴定医疗事故”的解答。医疗事故鉴定可以由医患双方协商共同向医学会以书面形式申请提起,也可以由一方当事人直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由卫生行政部门书面移交给医学会进行处理。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双方须提交详尽的材料。小编提醒,鉴定机构务必谨慎选择,避免出错影响鉴定结果效力。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医疗事故鉴定相关

  • 医疗事故纠纷鉴定流程:第一步是申请,相关单位或部门受理申请后,会将该医疗事故交给专业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学会会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出具相关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当事人收到首次鉴定结论对其不满的,可在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2024-02-23 1242次阅读
  • 2023.03.13 10713次阅读
  • 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本罪属于业务过失犯罪。行为主体必须是医务人员,即直接从事诊疗护理事务的人员,包括国家、集体医疗单位的医生、护士、药剂人员,以及经主管部门批准开业的个体行医人员;本罪的责任形式为过失。
    2024-02-20 803次阅读
  • 2023.03.06 4428次阅读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过失的鉴定方法:必须鉴定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即损害结果必须是由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造成的。
    2024-02-24 1057次阅读
  • 2023.03.13 7674次阅读
  • 医疗纠纷诉讼不一定要经过医疗事故鉴定。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医疗纠纷诉讼一定要经过医疗事故鉴定,医疗事故鉴定并非医疗纠纷诉讼的前置程序。一般的说,患者只要有证据证明自己或已死亡的亲属接受过医疗机构的诊断、治疗,并因此受到损害,就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损害赔偿,人民法院就应当立案受理。
    2024-02-24 942次阅读
  • 2023.03.03 1954次阅读
  • 并没有规定医疗纠纷诉讼一定要经过医疗事故鉴定,医疗事故鉴定并非医疗纠纷诉讼的前置程序。一般的说,患者只要有证据证明自己或已死亡的亲属接受过医疗机构的诊断、治疗,并因此受到损害,就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损害赔偿,人民法院就应当立案受理。
    2024-03-01 1473次阅读
  • 2023.04.02 181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医疗事故鉴定最新文章

遇到医疗事故鉴定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