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诽谤罪司法解释是什么

诽谤罪司法解释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4 · 10185人看过
导读:《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该司法解释2013年9月10日起实施。

诽谤罪司法解释是什么

近几年来,许多人利用各种手段恶意诽谤他人的情况屡见不鲜。这种诽谤罪不仅危害他人名誉,也有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贬损他人人格的刑事犯罪,关于诽谤罪司法解释具体是什么?下面带来详细论述。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下称《解释》)公布。该司法解释通过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明确的法律标尺。

《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该司法解释2013年9月10日起实施。

诽谤信息被转发超500次可判刑。行为人不明知而发布转发的不构成诽谤罪☆在网络辱骂恐吓他人属于寻衅滋事罪。有偿删帖可被追究刑责举报部分内容失实但非故意不属诽谤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此外,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由此可知,诽谤罪司法解释是什么的答案是清晰而明确的,诽谤罪就是散布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权的行为。诽谤有情节轻重之分,当情节比较严重时即构成了诽谤罪,由此根据情况不同处罚也是不同的。如果广大人民群众遭遇诽谤,应该及时上诉受理解决,维护自身利益。更多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律图网。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名誉毁谤相关

  • 406次阅读
  • 网络诽谤罪司法解释为《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主要内容规定了,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2024-03-04 1432次阅读
  • 2023.03.09 10534次阅读
  • 357次阅读
  • 在中国,对欺骗和诋毁他人的行为,法律有明文规定进行追究。据《刑法》第246条,涉及虚假陈述、散播不实言论及恶意攻击等形式的犯罪,情节严重者,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其他严厉措施,甚至剥夺政治权利。
    2024-03-21 860次阅读
  • 2023.03.09 9885次阅读
  • 430次阅读
  •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2024-02-25 1328次阅读
  • 2023.03.07 2317次阅读
  • 35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名誉毁谤最新文章

遇到名誉毁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