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故意杀人一定处死刑吗?

故意杀人一定处死刑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20 · 9802人看过
导读: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长期横行霸道、作恶乡里的,一般理解,严重的故意杀人罪,要判处死刑。如村霸、路霸杀人等;为逃避履行义务,故意杀死权利人的。

{ArticleTitle}

很多人认为杀人偿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其实这样的认识已经过时了,毕竟现在关于故意杀人的处罚都是结合实际的犯罪情节进行的,并不是故意杀人就一定会判处行为人死刑。接下来,律图小编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故意杀人一定处死刑的内容。

一、故意杀人一定处死刑吗?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被判处死刑最多的罪名之一,但我国刑法并没有规定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判处死刑,什么样的情况不判处死刑。也就是说,是否判处死刑,没有明确的标准和界限。

一般理解,严重的故意杀人罪,要判处死刑。司法实践中多表现为:

1、长期横行霸道、作恶乡里的,如村霸、路霸杀人等;

2、为逃避履行义务,故意杀死权利人的;

3、犯罪集团或团伙杀人案中的主犯,如近年来的涉黑涉恶案件中的首要分子或主犯,判处死刑的几率极大;

4、出于狭隘心理,为泄愤、嫉妒、报复他人,消除对手而杀人的;

5、栽赃、嫁祸于他人而杀人的;

6、为毁灭罪证杀人的;

7、劫掠财物,图财害命杀人的;

8、因歼情杀人的;

9、采用特别残忍手段杀人的,如不顾被害人哀求呼救连续打杀、溺水、沉井等;

10、残忍折磨被害人,以增加被害人痛苦杀人的;

11、故意杀人后焚尸、肢解尸体,或以其他方法将尸体销毁的;

12、杀死多人的,此处多人,指2人及以上;

13、极度狂妄,在特定场合杀人的,如在会议过程中,故意杀人等;

14、多次故意杀人的,此处多次,指2次及以上;

15、杀死孕妇的;

16、故意杀人后抗拒抓捕造成新的犯罪或严重后果的;

17、因被害人的死亡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18、杀害社会活动人士、科学家等知名人士的,如杀害外国人,同样的情况,将比杀害国人增大判处死刑几率;

19、杀害特殊群体,如残疾人;在呼吁保护弱势群体的形势下,杀害弱势群体成员,显然将增大判处死刑几率;

20、故意杀人行为涉及某段时期特殊形势,如顶风作案的;

21、故意杀人行为触及民愤,民愤极大的;

22、其他情况。

二、故意杀人被判刑后还要赔偿

法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行为人构成故意杀人罪被依法判处刑罚的,依然需要履行赔偿责任。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并提起具体的赔偿要求。

故意杀人罪是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中,适用死刑最多的犯罪之一。而且实施故意杀人行为,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还需要赔偿被害人及其家属的损失,这笔赔偿数目不菲。但要是认为故意杀人一定处死刑的话,肯定就是有点问题的了。针对不同的杀人情节,法律中规定的量刑幅度是不一样的。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 1471次阅读
  • 故意杀人没杀死的,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10-17 835次阅读
  • 2024.06.23 1581次阅读
  • 422次阅读
  • 在多数国家和地区,故意杀人罪往往面临较重的法律制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故意杀人犯都会被判处死刑。量刑结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犯罪手段、动机、社会影响等。即便在死刑存在的地区,也需要经过一系列司法程序,如法庭审判、上诉等,才能最终确定是否适用死刑。
    2024-09-06 867次阅读
  • 2024.08.15 12991次阅读
  • 446次阅读
  • 1、故意杀人犯并不是一定会被判处死刑,这是由于故意杀人者,除了可能会被判处死刑之外,还有可能会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等的处罚,具体实施故意杀人者会受到怎样的处罚,需要结合实际的案情来判断。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客观要件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
    2024-09-16 899次阅读
  • 2024.09.08 5433次阅读
  • 45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