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在我国判缓刑多久可以释放

在我国判缓刑多久可以释放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24 · 70184人看过
导读:一般情况下,如果法院判决当事人缓刑的话当庭就可以释放的。不过很有可能还需要到看守所办理相关的释放手续后才可以释放。犯罪嫌疑人在执行缓刑期间,需要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如果违反的话法院可以立即收回缓刑的判决。

{ArticleTitle}

缓刑是我国刑法制度当中的主要刑法之一。法院针对一些犯罪情节较轻,和其他特殊情况的人员可以适用于缓刑。很多人其实对缓刑的具体执行概念并不太清楚,缓刑其实并不代表着犯罪嫌疑人就可以和自由人是一样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在我国判缓刑多久可以释放?

一、在我国判缓刑多久可以释放?

如果是判缓刑,一般都是当庭释放的。如果是从看守所直接到法院的,那可能还要回看守所办理释放手续。

二、法院判缓刑的条件

根据现行《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第七十四条明确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这就是说,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是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三是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对于符合适用缓刑条件的犯罪分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怀孕的妇女;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年人,刑法明确规定必须适用缓刑,这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精神。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三、被判处缓刑需要坐牢吗?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缓刑考验期限,应当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所谓判决确定之日,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它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提出上诉、抗诉一审判决的法定上诉、抗诉期满的第2天;另一种是第二审民法院判决确定之日。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限。因为羁押期限能折抵刑期,而缓刑考验却不是刑期。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审宣判后,已无须再予关押。如果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犯罪分子仍然在押,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取保候审,并通知有关的公安机关,待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再依法由公安机关将犯罪分子交其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考察。

一般情况下,如果法院判决当事人缓刑的话当庭就可以释放的。不过很有可能还需要到看守所办理相关的释放手续后才可以释放。犯罪嫌疑人在执行缓刑期间,需要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如果违反的话法院可以立即收回缓刑的判决。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355次阅读
  • 缓刑后不能出国。缓刑期结束后可以出国。缓刑期结束,意味着刑罚已经执行完毕了,所以是可以出国的。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在被宣告缓刑期间,如果严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2024-12-04 1315次阅读
  • 2024.03.03 3169次阅读
  • 400次阅读
  •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2024-08-01 1217次阅读
  • 2024.09.06 4762次阅读
  • 356次阅读
  • 缓刑和取保候审是不同刑事法律制度下的强制举措。缓刑是符合特定条件的犯罪分子不用入狱,在社区接受矫正的刑罚执行形式;取保候审则是司法机构在刑事诉讼中,为未确定有罪的被告实施的保证其在案件审理期间自由行动、实现短期监禁的举措。所以从概念和含义上,缓刑不同于取保候审这一临时性措施。二者有着明显区别,各自在刑事司法程序中发挥着不同作用,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024-07-10 1024次阅读
  • 2024.09.24 8170次阅读
  • 33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