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死刑辩护 > 2025年死刑犯怎么执行

2025年死刑犯怎么执行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7.11 · 4012620人看过
导读:现在执行死刑犯并没有被绑得死死的。一般犯罪嫌疑人在一审被判处死刑的,都会戴上脚镣手铐,手铐回到看守所会打开,而脚镣是时时戴着的,是为了防止逃跑。如果被告人上诉,会经历二审和死刑复核期,时间一般几个月到一年多不等,这期间脚镣也是24小时戴着的。
2025年死刑犯怎么执行

一、死刑犯怎么执行

刑事诉讼法》第211条规定: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错误的;

(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怀孕的;按照上述法律规定,执行机关在执行死刑前,如果发现有上述三种情形之一的,都应当停止死刑的执行,并将停止死刑执行的原因立即书面形式报告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立即查明事实情况,并根据查明的情况作出处理。如果认为原判确有错误的,应当报请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依审判监督程序作出改判;如果罪犯检举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应当依法报请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依法改判死缓或其他较轻的刑罚;如果罪犯是正在怀孕的妇女,应当报请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改判为无期徒刑以下刑罚。凡经查明判决并无错误,或罪犯并无重大立功表现,则仍应需执行死刑,但需由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院长重新签发死刑执行命令才能执行。

二、执行死刑的场所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裁定,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最高人民法院授权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裁定,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除了需要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之外,对执行死刑的期限、场所等都是有限制。当然,如果在执行之前发现有终止死刑执行的情形,那么最终就不会再执行死刑了。要是你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律图的在线律师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死刑辩护相关

  • 313次阅读
  • 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错误的;(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2024-07-09 1119次阅读
  • 2024.06.01 11868次阅读
  • 457次阅读
  •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死刑执行主要采取枪决和注射两种方式。采用注射方式执行时,需在特定刑场或羁押场所依法进行。若采用其他非枪决和注射方式,需向最高人民法院提交申请,并逐级审批。这一规定确保了死刑执行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维护了司法公正和人民权益。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对死刑执行方式的审慎态度和对人权的尊重。
    2024-09-06 1124次阅读
  • 2024.09.01 3654次阅读
  • 1336次阅读
  • 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的执行死刑命令,均由高级人民法院交付原审人民法院执行。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死刑执行命令后,应当在7日以内执行。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遭受这种剥夺生命的刑罚方法的有关犯人通常都在当地犯了严重罪行。
    2024-09-05 1352次阅读
  • 2024.07.02 8845次阅读
  • 321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死刑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死刑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