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关系精选解答 > 没签劳动合同是试用期吗

没签劳动合同是试用期吗

时间:2024.02.21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关系 阅读:871人
律师解答:
不是。
律师解析:
不是。
试用期也是要签劳动合同的。建立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必须要在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为相互了解双方选择而约定的考察期限,关于试用期期限应由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但前提是不得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用人单位是查不到员工的婚姻状况的。只能根据员工入职前的调查来符合员工的婚姻状况。但是基于诚信考虑,所以员工还是不要有欺瞒行为。不过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要求员工提......

可以。试用期的劳动者只需要提前三天口头通知辞职就可以了。如果不是试用期,只需要提前三十天书面辞职。同时,因为单位没有签合同,属于严重违法,可以随时离职。......

不是。试用期也是要签劳动合同的。建立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必须要在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为相互了解双方选择而约定的考察期限,关......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员工辞职,要通知用人单位吗

    钟玉琳律师

    员工辞职,是通知用人单位,而不是向用人单位“申请”辞职。所以,凡是员工辞职的,只要履行了提前预告义务,预告期满后,除双方协商一致外,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留下员工继续工作。同时,在预告期内,双方都有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任何一方在未得到对方同意的情况下都不得提前或延后解除劳动合同。

    播放量:1419 2022-06-07
  • 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前提有哪些

    钟玉琳律师

    用人单位必须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前提:首先,是发生在工作期间;其次,是对象只能是职工。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第3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的规定。

    播放量:1061 2022-06-07
  • 劳动仲裁中要如何证明劳动关系

    钟玉琳律师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播放量:1441 2022-06-07
李贻军律师

广东律盛律师事务所

李贻军律师毕业于四大政法院校之一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为广东律盛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系全国律师协会和广东省律师协会会员。从事法律职业15年,处理了大量的民事纠纷与刑事纠纷,李律师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大量的实践相结合,办理了数千宗案件,尤其擅长股权转让,债务债权,劳动争议,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及婚姻家庭事宜,并担任多家公司的法律顾问。李贻军律师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利用自身丰富的法律知识和熟练的实战经验,充分的保障了客户的权益,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咨询该律师
  • 什么是“劳务清包”

    1523人阅读

    在建筑领域,“清包”指业主自购所有建材,再委托装修公司或团队施工。因建材种类繁多、价格差异大,易滋生代购建材利润虚高疑虑。因此,许多业主选择自行采购材料,仅支付人工费用,以确保装修透明、经济。

  • 公司辞退劳务派遣工有赔偿吗

    1522人阅读

    劳务派遣工因公司原因离职时,有权获得经济赔偿。具体标准为: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平均工资,满六个月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平均工资。赔偿由劳务派遣单位支付。

  • 劳务公司与班组签订的内部承包协议是否违法

    1828人阅读

    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内的相关活动并未触犯任何法律条文。无论是总承包商还是专业承包商,他们在推进工程进度时,均有权将劳务和劳力分包。这项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且在进行之前,无需得到雇佣单位(即发包方)的特别批准。这是行业内的常见做法,有助于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完成。

  • 自己申请离职有补偿吗

    1768人阅读

    自行离职将无法获得离职补偿金。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因个人原因自愿离职或合同到期终止,不能请求经济补偿金。但如雇主存在过错,如未缴纳社保或拖欠工资,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是雇主依法或依约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的经济补助,适用于双方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