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仲裁精选解答 > 劳动仲裁申请多久判

劳动仲裁申请多久判

时间:2024.02.26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仲裁 阅读:1017人
律师解析: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劳动仲裁受理后,应当自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法律依据: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四十五条
仲裁庭裁决案件,应当自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或者其委托的仲裁院负责人书面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基本没多大影响。根据《劳动合同法》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仲裁是解决公司与员工之间发生劳动争议的合法途径。该劳动仲裁裁决结果并不属于行政处罚行为,劳动仲裁案件本......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劳动仲裁多长时间出结果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动仲裁案件审理期限一般为45个自然日,但涉及重大疑难问题的案件可酌情延长至15个工作日。仲裁期限从受理申请资料开始计算,结束后需及时送达裁决文书。劳动仲裁旨在公正裁决劳动争议,维护双方权益。

    浏览量:1381 2024-05-24
  • 仲裁需要请律师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仲裁是否需律师服务取决于个人选择,无强制规定。考虑案件复杂性和难度,若感觉能力不足,建议聘请律师。申请仲裁需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相关文件资料。五个工作日内立案受理,提供举证和答辩期限,开庭审理后下达裁决书。六十日内完成,不服可起诉。

    浏览量:961 2024-05-24
  • 劳动仲裁受理住房公积金纠纷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仲裁部门不处理住房公积金纠纷,因为这不属于劳动报酬争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住房公积金产生争议时,应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督促用人单位缴纳。这避免了劳动仲裁部门的重复审理。

    浏览量:1256 2024-05-23
李阳律师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

李阳律师,现执业于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是理论与实战相结合的实战派律师。 渡人如渡己,渡己亦渡人。耐心、细心、用心的去办理每一个案件,精准的把握当事人的需求,最大限度的维护其合法权益,这是李阳律师的执业理念。李阳律师常说,律师不应是完全的利益诉求者,而应当是社会道德的守护者,公平正义的建设者。 执业以来,李阳律师专注于刑事辩护、婚姻家庭、合同债权以及公司诉讼,担任多家企业的常年法律顾问。因专业、诚信的服务,赢得了众多朋友、客户的赞誉和好评。

  • 工资多久没发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1136人阅读

    在雇佣期间,单位欠薪,员工可随时向劳工仲裁机构申诉,无时效限制。雇佣结束后,员工应在一年内提出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一般为一年,从知道权益受损之日起计算。欠薪争议在雇佣期间不受时效限制,但雇佣结束后,员工须在一年内申请。仲裁时效因主张权利、寻求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因不可抗力或正当理由而中止,待障碍消除后继续计算。

  • 怎么撤销劳动仲裁申请

    1965人阅读

    在法律实践中,劳动仲裁案件在正式生效前可撤诉,只需提交撤诉请求书。若申请人无故拒绝出庭或未经许可中途退出,视为放弃仲裁申请。被申请人若未提供充足理由拒绝出庭或中途离场,仲裁庭将缺席审理并裁决。

  • 劳动仲裁认定劳动关系后社保怎么办

    1756人阅读

    在劳动关系被仲裁裁决确认后,劳动者有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尽快补缴社保。社保补缴是指因个人购房、户籍迁移、退休等需求,发现社保缴费年限不足,需补充缴纳过去未足额缴纳的月份,以保障个人社保权益。

  • 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如何处理

    1620人阅读

    劳动者追讨欠薪,可选劳动监察或劳动仲裁。若求快速追薪,劳动监察更合适;若涉及欠薪数额争议或其他补偿主张,如经济补偿金、加班费、提成、年假工资等,劳动仲裁更恰当。具体选择需依据劳动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