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交通事故次要责任赔偿比例是多少

更新时间: 2022-06-07 17:41:29
律师解答
当事人负全部原因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当事人负主要原因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当事人负同等原因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当事人负次要原因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通常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以下简称第三者保险)限额内予以赔偿。
超过第三者保险限额的部分,由承担全部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总损失100%的赔偿责任。
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不过,事故认定书虽然划分了责任,却并没有规定具体的赔偿比例,对于有非机动车及行人一方需要承担责任的情况,一般来说,需要承担主要责任赔偿比例为60%,同等责任赔偿比例为40%,次要责任赔偿比例为2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版权申明:律图对视频内容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点赞+1 分享
相关语音解答 相关法律视频 相关精选解答
交通事故营养费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营养费赔偿标准

关于交通事故营养费问题,确实比较难统一个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4条仅有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1、营养费是为了恢复健康而必须的费用,它应包括购买补品费,住院期间适当的汤水费等。在当今日常生活中,人们注重生活品质,广泛重视营养的补充的前提下,伤者的营养费对应的营养品显然不是日常生活之必须的营养品,因此对于需要支付营养费的营养品应当的范围与等级,应由医疗机构的意见作为参考。

2、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伤情显著轻微,不需住院治疗的,一般不赔偿营养费。受害程度达轻伤以上者,赔偿营养费,赔偿期限从受害之日起到伤情基本痊愈之日止。

3、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实践中,交通事故理赔中一般是比照住院伙食补助费,按伙食补助费的2倍计算。当然各地也有不同,根据各地实际规定确定。


322次播放 01:26
肇事行为造成的损伤后续治疗费需要赔付吗

肇事行为造成的损伤后续治疗费需要赔付吗

交通事故发生后,有些费用暂时没有发生,比如后续治疗费,但是该部分费用确实是交通事故造成的,因此,侵权人要赔偿的。 但是因为没有实际发生,实践中经常是根据鉴定机构的意见来确定后续治疗费。 但是司法部于2020年5月14日下发了《法医类司法鉴定执行分类规定》,自此,后续治疗费和护理人数的鉴定事项不再属于司法鉴定的范畴,鉴定机构不再受理。 2021年7/8月份,济南市、泰安市等地司法鉴定协会陆续作出通知,鉴定机构不再受理后续治疗费和护理人数的鉴定事项。 针对后续治疗费这块,如果确实无法鉴定的话,那么可以通过实际发生后另行主张。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1224次播放 01:21
交通肇事罪需担哪些责任

交通肇事罪需担哪些责任

对于涉及交通肇事行为的责任人而言,他们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以及行政管理责任。在刑事责任方面,主要依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如果交通事故当事人被认定为有罪,可能会受到拘役或有期徒刑这样的刑罚制裁。而民事赔偿责任则是要求责任人必须承担对受害方及其家属的经济补偿义务,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补贴、残疾赔偿等各项费用。行政责任方面,通常表现为驾驶证的吊销或积分累积处罚等形式。

1166次阅读 2024-06-03

特邀嘉宾

王哲男律师

北京大成(杭州)律师事务所

  • 87

    视频

  • 86816

    播放次数

咨询律师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4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