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妨害文物管理罪 > 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
  • 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的概念

    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是指盗掘国家保护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行为。本罪属选择性罪名,具体包括盗掘古人类化石罪和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罪。

    查看详细>>
  • 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的构成要件

    (一)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二)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而有意进行盗掘的主观心理状态。

    (三)客体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有关文物的保护制度。对象为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所谓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是指古代人类、古代脊椎动物的遗体、遗物或者遗迹埋藏地下因年代久远而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物品。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对研究古人类、古生物的起源和进化,古人类、古生物生存环境的变迁和演变,以及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历史,地层年代的确定等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其数量极其有限,根据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应视为文物加以保护。至于脊椎动物,则是指有脊椎骨的动物,属于脊索动物的一个亚门。此类动物体形左右一般对称,具有头、躯干、尾3个部分,其中躯干部分又被横膈膜分成胸部及腹部,有比较完善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高度分化的神经系统,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5大类。

    (四)客观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的行为。所谓盗掘,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不经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私自挖掘。本罪是行为犯,行为人在客观上只要实施了盗掘的行为,就可构成本罪。

    查看详细>>
  • 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认定标准

    (一)罪与非罪的区分

    (1)是否经过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乃是本罪时判断是否“盗掘”的标准。如果未经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私自掘取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的,则可能构成本罪。如果经过了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即使在掘取过程中不慎造成了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损坏的,一般不以犯罪论。如果故意使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造成严重毁损甚至丧失科研价值的,可以按照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2)行为人虽然实施了私自挖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的行为,但按照刑法第13条规定,属于“情节显著轻微,损害不大的”,不以犯罪论。根据现行刑法第328条第2款之规定,行为人只要盗掘有科学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不论盗掘的规模大小、盗掘得到的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多少,均足以构成本罪。但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推定。正如国家立法机关对抢劫罪的成立不要求行为人抢劫到足够数额钱财才构成犯罪,而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还是把轻微的抢劫行为不作为犯罪来处理一样,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的行为,也不宜作为犯罪来处理。比如说,行为人刚开始实施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的行为,即被人发觉而终止犯罪行为,且没有造成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破坏的,可不作为犯罪处理。

    (二)与相关犯罪的区分

    1、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与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的区别

    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与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相比有许多共同的地方。首先,二者犯罪主体都是一般主体;其次,犯罪手段均采取了 “盗掘”的行为,即均表现为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私自进行挖掘行为;其三,犯罪的主观方面均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受国家保护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而私自予以掘取,犯罪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或以此牟取非法利益。因此,可以说,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与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在犯罪构成反面大体上是相同的。但二者的不同也是明显存在的。首先,二者侵犯的客体不同。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保护管理制度及其所有权;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的犯罪对象是具有科研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即对人类发展史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化石,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的犯罪对象则是具有文化、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文化遗址,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由古代人类创造并留下的表明其文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如周口店地区北京人生活的遗址。古墓葬,是指古代(一般指清代以前,包括清代)人们将死者及其生前遗物、陪葬品安放的固定场所。这些遗物、陪葬品等对于研究那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与盗窃罪的区别

    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与盗窃罪的相同之处在于:

    其一,主体都是一般主体;

    其二,主观方面相同,即都属于故意犯罪,且行为人都具有非法占有不属于自己的财物(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因具有相当大的物质价值,因而一定意义上也具有财物的性质)的目的。

    其区别:

    (1)侵犯的客体、对象不同。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侵犯的是国家对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保护管理制度和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而盗窃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国有、集体所有或公民私人所有的各种财物,包括一切有形的(如汽车、冰箱等)和无形的(如电、煤气等)物质;

    (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表现为未经国家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私自掘取国家保护的有科研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的行为,这种行为既可以是秘密的,也可以是公开的。盗窃罪则表现为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多次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取自以为不使财物所有者、保管者发觉的方法,暗中将财物取走。

    (3)两罪成立标准不同。盗窃的成立要求行为人秘密窃取了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行窃,且盗窃罪属结果犯;而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理论上的成立并无数额要求。

    3、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与故意损毁文物罪的区别

    尽管此二者存在某些相同点,例如,二者都具有破坏性,而且都是由国家文物保护法所禁止的行为,但其本质的不同十分明显。

    具体言之,主要区别在于:

    (1)犯罪客体不同。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侵犯的是国家对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保护管理制度和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的国家所有权;故意损毁文物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国家对珍贵文物和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制度。

    (2)侵犯对象不同。根据中国《文物保护法》第2条第(五)款之规定:“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的保护。”可见,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虽然视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但毕竟不同于文物,文物是指反映各时代、各民族的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而化石是指保存在各地质时期岩层中生物的遗骸和遗迹,它对研究人类发展史和自然科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的犯罪对象是具有科研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而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犯罪对象是可以移动的珍贵文物(含一、二、三级)或者不可移动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

    (3)犯罪客观方面不同。盗掘古人类化石或者古脊椎动物化石的行为,而故意损毁文物罪的客观反面则表现为“损毁”珍贵文物或国家级、省级等使文物失去价值的一切破坏行为。

    4、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与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区别

    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与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相同点在于:

    第一,二者都是一般主体;

    第二,二者都是故意犯罪;

    第三,二者都可能造成犯罪对象的破坏;等等。

    二者的区别在于:

    (1)侵犯的客体不同。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侵犯的是国家对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保护管理制度及其国家所有权;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侵犯的是国家对名胜古迹的管理制度。

    (2)犯罪对象不同。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的犯罪对象是具有科研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而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犯罪对象是具有科研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而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犯罪对象是名胜古迹,是指除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外,可供浏览的著名风景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以及受国家保护、尚未确定保护单位等级的文物古迹。

    (3)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盗掘行为,指未经国家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私自挖掘具有科研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的行为。行为人之行为既可以公开实施,也可以在秘密的、不为人知的状态下进行。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人为地对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进行涂污、刻画、烧毁、打碎等破坏行为。

    (4)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的成立没有数额、情节方面的要求,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掘取具有科研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的行为,既可构成犯罪。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则属于情节犯,行为人损毁名胜古迹的程度,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才能构成犯罪,否则,只能作为一般的违法行为处理。

    查看详细>>
  • 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的量刑标准

    盗掘国家保护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盗掘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2)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集团的首要分子;

    (3)多次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4)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并盗窃珍贵文物或者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

    查看详细>>
  • 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立案标准

    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盗掘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多次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四)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并盗窃珍贵文物或者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

    查看详细>>
  • 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的法条及司法解释

    暂无相关数据!

    查看详细>>

我要提问 提交

2024-05-29 15:23:31

组集体土地被征租开采沙石,户口在本村的女儿没分到钱应该怎么办

何小荣律师

何小荣律师 最近回复:

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2024-05-29 14:54:49

运输到场地了,倒货车辆侧翻造成司机死亡,改怎么化分责任

张俊涛律师

张俊涛律师 最近回复:

你好,通过电话联系进行详细了解一下

2024-05-29 13:46:23

北京市父母投靠子女落户政策是否有变化?

徐卫东律师

徐卫东律师 最近回复:

随迁子女应系18周岁以下未成年子女,且符合本市计划生育政策。

2024-05-29 12:59:49

胸椎骨折11被打导致

费志康律师

费志康律师 最近回复:

你好,具体情况展开说一下

2024-05-29 12:58:06

签订的劳务合同期间,尾椎骨折了,单位上要求走医保,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吗

严亨春律师

严亨春律师 最近回复:

应当按照工伤保险的规定理赔,

2024-05-29 09:24:00

盗窃转化抢劫罪定罪标准如何认定

律图淄博

律图淄博 最近回复:

解析: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两个前提条件,首先,行为人必须有实施盗窃罪的非法行为;其次,我们要了解时空环境因素,即行为人需要在实施盗窃的当时及其后被人追赶的整个过程中,当面采取使用暴力或暴力胁迫等手段。此外,我们还需关注手段条件,这里所说的“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是指行为人针对那些试图抓捕他或阻止他隐藏赃物、销毁罪证的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而这种暴力的程度,应当达到足以压制他人反抗的地步。最后,我们来谈谈目的条件,行为人之所以采取上述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隐藏赃物、抵抗抓捕、毁灭罪证。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分析盗窃罪与抢劫罪之间的区别。其中,盗窃罪与抢夺罪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客观方面行为的隐蔽性和公开性。具体来说,盗窃罪的隐蔽性体现在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自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被财物的所有者或保管者察觉到;而抢夺罪的公开性则意味着行为人并不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会被财物所有者或保管者发现。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4-05-29 09:21:00

盗挖砂石是否构成盗窃罪

律图铜仁

律图铜仁 最近回复:

解析:一、犯罪客体内涵及分析本罪所侵害的法益即为公私财产的所有权。二、犯罪客观要素及其解读在客观层面上,本罪呈现出这样鲜活的特点:行为实施者有故意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务,或在一段时间内多次进行盗窃活动,抑或是潜入住宅实施盗窃,甚至带着凶器进行盗窃,乃至从他人的口袋或包里偷走贵重物品的行为。三、犯罪主体要件及其明示本罪的犯罪主体应具备特定性质和条件。首先,罪犯必须年满16岁,且需有刑事行为能力;其次,该犯罪主体需符合一般主体的规定。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类型的公私财物被盗价值大约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在一定时期内被盗价值高达30,000元到50,000元的,都应视为“数额较大”。另外,各省市自治区及辖区总院、检察院有权根据其区域经济实力及社会治安情况,在上述规定的金额范围内,设定本地区实际执行的具体金额标准,并上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批。对于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进行的盗窃行为,如果盗窃地点无法查证,那么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就需要根据受理案件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相关数额标准来认定。最后,对于盗窃毒品等违禁品的行为,应当按照盗窃罪论处,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量刑。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盗窃毒品等违禁品,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2024-05-29 08:22:00

如何盗窃转化抢劫罪

律图崇文区

律图崇文区 最近回复:

解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本条法律适用于已被法庭判定实施过盗窃罪行的被告人士;其次,行为人须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即在实行盗窃行为以及被捉拿现行的全过程中,公然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要挟;最后,暴力行为或以暴力相威胁手段所针对的对象,必须为试图制止他藏匿赃物、销毁罪证或将其捉拿归案的人员,且暴力行为的激烈程度需达到足以压制对手反抗之能量。在罪名适用上,盗窃罪与抢劫罪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盗窃罪与抢夺罪的根本区别在于客观行为的隐秘性与公开性。具体来说,盗窃罪的行为人通常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被财物的所有者或保管者察觉,而抢夺罪则恰恰相反,行为人并不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会被发现。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