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 什么是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是指以各种蛊惑人心的方法,公开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行为

    查看详细>>
  •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构成要件

    (一)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二)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以激起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为目的。

    (三)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民族平等。我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平等就是指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经济和文化上的平等。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所侵犯的民族平等权利也就是这个意义上的平等权利。

    (四)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行为。

    所谓煽动,是指以语言、文字等形式公然宣传。所谓民族仇恨,是指基于种族、肤色、世俗的原因而产生的强烈憎恨。

    所谓民族歧视,是指基于种族、肤色、世俗的理由而对人们进行区别、排斥、限制,意图损害其他民族平等地位以及其他合法权益。

    本罪的行为方式一般有:散发、公开陈列、张贴、放映或以其他方式使他人获得文书,鼓吹暴力或种族仇恨的行为。

    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具有以下几种情形:

    (1)动机十分卑劣的,如为了掩盖自己的违法、犯罪行径而煽动民族仇恨、歧视的;

    (2)煽动手段恶劣的,如使用侮辱、造谣等方式的;

    (3)多次进行煽动的;

    (4)煽动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影响恶劣的;

    (5)煽动群众人数较多,煽动性大的。

    查看详细>>
  •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认定

    一、本罪与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界限

    两罪都是破坏我国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的犯罪,其主观特征都为故意犯罪,但两罪的区别表现在:

    1、主体要件不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主体要件为特殊主体,即只有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的自然人才能构成此罪,非国家工作人员或者虽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但不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其侵犯少数比族风俗习惯的行为不构成此罪。当然,倘其行为符合其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构成要件的,应以他罪定罪处罚,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所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构成本罪。

    2、客体要件不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各民族的平等权利,有时,本罪的客体还可能是复杂客体,即行为人实施的煽动行为不仅构成对其一民族平等权利的侵犯,有时还可能直接侵害有关民族公民的人身、名誉、人格等权利;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客体则是我国少数民族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

    3、客观要件不同。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客观特征主要表现为行为人故意实施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行为。煽动,就是蛊惑人心,以鼓动、劝诱或者其他方法,促使某一民族群众对其它民族产生仇恨、歧视等情绪或心理,或者采取一定的敌视行动。其危害性就在于可能使被煽动者产生某种破坏民族团结的违法犯罪的意图和行动。行为人进行煽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书写、张贴、散发标语、传单、印刷、散发非法刊物;录制、播放录音、录像;发表演讲、呼喊口号等,从而制造民族之间的矛盾,使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为敌或相互歧视。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客观特征则表现为非法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所谓非法侵犯,是指违反宪法和有关的法律规定,采用暴力、胁迫等手段,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或者强制少数民族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从司法实践来看,非法侵犯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强迫少数民族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例如,强迫少数民族改变自己的饮食禁忌,禁止少数民族公民身着民族服饰等;其二,破坏少数民族的风俗活动,例如扰乱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阻挠少数民族的婚丧嫁娶仪式等;其三,阻止少数民族对自己风俗习惯的改变等。

    二、本罪与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界限

    1、侵犯的客体不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既包括信仰某种宗教的权利,也包括不信仰某种宗教的权利;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侵犯的主要客体则是各民族的平等权,即宪法和法律所规定和保护的全国各民族之间团结、平等、互助的关系。

    2、客观要件不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具有非法剥夺公民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非法剥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采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禁止和干涉他人的宗教信仰。如阻挠公民或教徒参加正当的宗教活动,捣毁或封闭宗教活动场所及必要设备,强迫公民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等。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行为人以鼓动、劝诱或者其他方法对某一或某些民族进行蛊惑,以期在不同民族之间制造相互仇恨、相互歧视的状态或心理,甚至引起民族之间的直接纠纷和冲突。其煽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书写、张贴、散发标语、传单、印刷、散发非法刊物;录制、播放录音、录像;发表演讲、呼喊口号等。至于被煽动者是否受煽动而从事破坏民族团结的活动,则对它罪没有影响,只是在量刑时应予以考虑。

    3、主体不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可能构成本罪;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主体则为一般主体,即只要是年满16周岁的具有刑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实施了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行为的,都有可能构成本罪。

    4、主观不同。虽然两罪在主观方面都是出于故意,但两罪行为人的具体认识则不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行为人明知他人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自己的剥夺行为是非法的而故意实施;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行为人明知自己的煽动行为可能导致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为敌或相互歧视而积极为之。

    查看详细>>
  •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量刑标准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查看详细>>
  •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立案标准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是指故意以语言、文字或者其他方式煽动民族仇恨、歧视,情节严重的行为。

    情节严重,一般是指手段恶劣、多次煽动、引起民族公愤的;严重损害民族感情、尊严;致使民族成员大量逃往国外以及引起其他影响民族之间的团结、平等后果等,应予立案。

    查看详细>>

我要提问 提交

2024-05-19 13:09:21

侵占罪民事诉讼打的返还还可以在以侵占罪的刑事自诉在起诉吗?

刘琳娜律师

刘琳娜律师 最近回复:

如果已经生效判决了,就不可以了

2024-05-19 12:06:35

您好,我想咨询债权债务问题,具体如下,问题: 民间借贷; 金额: 小于1万元

吕锐律师

吕锐律师 最近回复:

您好,我想咨询债权债务问题,具体如下,问题: 民间借贷; 金额: 小于1万元a

2024-05-19 11:28:19

民事合同诉讼,被告合同交给了原告,被告在忘记合同期限情况下,被原告套路了。

北京市两高(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

北京市两高(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 最近回复:

你好,请发我案情内容及当前诉求,为您争取权益最大化

2024-05-19 11:09:46

男方没有户口本原件,没法到民政局协议离婚

鲁智伟律师

鲁智伟律师 最近回复:

可以去派出所查阅复制或者出个证明

2024-05-19 10:42:00

十月一民政局可以办离婚吗

最近回复:

解析:在我国,每年的国庆假期期间(即十月一日至七日之间),民政局会暂停办理离婚事务。这是由于国庆节属于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之一,民政部门届时会依据国家法令和相关政策调整工作安排,对于需要办理诸如结婚、离婚等重大社会事务的市民来说,可能会面临一定程度的不便。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全体公民享有以下几个重要的节日假期:劳动节,放假一天(通常为五月一日);中秋节,放假一天(通常为农历中秋当天)等等。在此期间,民政局将不会正常办公,以确保广大市民能够充分享受这些法定假日带来的休息与放松。然而,如果夫妻双方均有意愿解除婚姻关系,则必须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操作。具体而言,他们应签署书面的离婚协议,并亲自前往当地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离婚申请。法律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2024-05-19 10:34:00

民法典赌博怎么规定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最近回复:

解析:如果因为参与赌博活动导致了经济上的损失,您应该考虑向当地执法机构报案。一旦经过法庭审理和裁定,确定涉事人员确实触犯了赌博罪行,那么他们将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并有可能遭到牢狱之灾。然而,如果事件的性质还没有严重到足够符合犯罪标准,那么相关人员就不会引起法律追究。但是,对于涉及金额较多的案件,涉事人可能会遭受到最长达五日的拘留或者是五百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处罚。在某些情况下,涉事人甚至可能会被判以最高达十五天的拘留,并且需要支付五百元至三千元不等的罚款。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条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2024-05-19 10:02:00

人民法院司法救助证明怎么开

最近回复:

解析:司法救助申请的详细流程如下:首先,当事人可以前往当地市级法律援助中心或所属区域的县级法律援助机构亲自递交申请,亦或是通过网络平台填写并上传相关法律援助表格进行申请。其次,申请人在申请法律援助时,需连同相关材料一起提交。最后,对于文字表达存在困难的申请人来说,他们可以选择口头提出申请,由工作人员按照上述要求将其内容记录下来,然后由申请人签名或者按下指纹以示确认。关于司法救助所需的材料,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法律援助申请表格,该表格中应明确记载申请人的个人信息、申请法律援助的原因以及理由、申请人的经济状况、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文件以及证据材料清单,以及申请人承诺所提交的证明及证据材料真实性的声明等内容。第二,申请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文件。第三,申请人居住地或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申请人所在单位劳资、人事部门开具的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经济状况证明。第四,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相关的证明及证据材料。第五,法律援助机构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司法救助的申请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申请的事项必须属于法律援助案件的范畴之内。其次,申请人须处于经济困境之中,且符合经济困难的认定标准。总的来说,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专业的法律援助人员,为那些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群免费提供法律服务的一种法律保障机制。援助作为一项旨在帮助贫困弱者、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我国践行依法治国理念,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法律依据:《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第四条使用国家司法救助资金应当严格遵循以下程序:(一)告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在办理案件、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过程中,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应当告知其有权提出救助申请。(二)申请。救助申请由当事人向办案机关提出;刑事被害人死亡的,由符合条件的近亲属提出。申请一般采取书面形式。确有困难,不能提供书面申请的,可以采用口头方式。申请人应当如实提供本人真实身份、实际损害后果、生活困难、是否获得其他赔偿等相关证明材料。(三)审批。办案机关应当认真核实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综合相关情况,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给予救助和具体救助金额的审批意见。决定不予救助的,及时将审批意见告知当事人,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四)发放。对批准同意的,财政部门应及时将救助资金拨付办案机关,办案机关在收到拨付款后2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人领取救助资金。对急需医疗救治等特殊情况,办案机关可以依据救助标准,先行垫付救助资金,救助后及时补办审批手续。

2024-05-19 09:32:00

刑事案件转为民事案件程序流程是什么

最近回复:

解析:民事案件通常情况下是无法自然转变成为刑事案件的。然而,在处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诉讼各方若因不当或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确实有可能面临着刑事责任的追究。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并非意味着民事案件将自动转换为刑事案件。相反地,当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如发现存在某种涉嫌犯罪的行为,可立即将相关信息及证据径直移交至相关司法机关进行深入调查。另外,如果原被告双方存在恶意串通的行为,意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手段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那么人民法院有权拒绝受理他们的请求,并且视情节严重程度,对其处以罚款、拘留等处罚措施。对于情节更为严重者,甚至可能会被认定为犯罪,进而受到相应的刑事制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