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危害公共安全罪 > 放火罪
  • 什么是放火罪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查看详细>>
  • 放火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放火,就是故意引起公私财物燃烧的行为。放火的行为方式,可以是作为,即用各种引火物,直接把公私财物点燃;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故意不履行自己防止火灾发生的义务,放任火灾的发生。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由于放火罪社会危害性很大,所以《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放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如果不是出于故意,不构成放火罪。

    查看详细>>
  • 放火罪认定

    一、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

    一般放火行为,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因此,它们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而在于前者危害公共安全,后者不危害公共安全。从理论上说,界限不难区分。但在司法实践中,在处理具体放火案件时,对于某种放火行为是一般放火行为,还是构成放火罪,有时发生意见分歧。

    二、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

    放火犯通常以烧毁目的物为犯罪目的。但是,判断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不应以犯罪目的是否达到为标准,而应以行为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放火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为标准。

    三、放火罪与意外火灾

    意外火灾,是指由于不预见或者不能抗拒的原因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况,如山火、雷电、地震以及其他不能预见和抗拒的原因引起的火这种火灾的发生,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危害了公共安全,有的还与行为人的行为有关,但行为人主观上既无故意,又无过失,因此,不构成犯罪。在处理这类案件时,由于有时只看到火灾的发生与行为人的行为有关,而忽视了对行为人主观心理态度的考察、分析,因而在罪与非罪问题上发生分歧。

    查看详细>>
  • 放火罪量刑标准

    1、故意放火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故意放火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查看详细>>
  • 放火罪立案标准

    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国家林业局、公安部2001年5月9日发布实施的《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规定,凡是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
    1、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2、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3、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4、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为重大案件,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十公顷以上的为特别重大案件;
    5、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查看详细>>
  • 放火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
    放火案
    凡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为重大案件;过火有林地面积10公顷以上,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为特别重大案件。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依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第一百一十五条 第一款 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 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查看详细>>

我要提问 提交

2024-05-10 10:33:00

刑事拘留23天了还没放人怎么办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最近回复:

解析:在被刑事拘留长达23日仍未得到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当事者很有可能涉嫌触犯刑法。在此种情况之下,当事人及其家属有权寻求由专业律师进行会面并对案件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及研究,以争取获得最大程度的法律庇护和利益。此外,律师还可代为申请采取保释等强制措施,或者申请解除或变更现有的强制措施,从而有效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保障他们的基本人权。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2024-05-10 10:31:00

夫妻性放黃碟是否违法

最近回复:

解析: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只有当行为人实施了诸如组织播放淫秽录像、参与群体性淫乱活动等严重违法行为时,才能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然而,在家庭环境中,夫妻双方共同欣赏黄色影碟这样的行为并不具备构成这些严重违法行为所需的条件和要素。首先,并没有证据证明该行为是由任何形式的组织策划和安排;其次,事件发生的场所仅限于家庭范畴内,并不涉及到任何形式的群体聚集现象。因此,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种行为并不构成违法行为,自然也就无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组织播放淫秽音像的;(二)组织或者进行淫秽表演的;(三)参与聚众淫乱活动的。明知他人从事前款活动,为其提供条件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4-05-10 09:56:00

我把钱交给别人帮我放贷是否违法

最近回复:

解析:在实际情况中需要详细分辨。若有关私人融通系在双方皆同意借款协议的前提下达成共识开始,且其利率符合相关法律规定,那么则该借贷行为便合法。然而,若债权人明确知晓贷款人将使用自己所提供的款项从事非法活动或者贷款利率超出了法律规定的范畴,那么债权人的借贷行为有可能被视为违法。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第六百六十九条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2024-05-10 09:42:00

在赌局上放高利怎么弄

最近回复:

解析:关于涉及到赌场放高利贷问题的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状况进行区别对待。其中之一就是,如果明知道对方借款的真实用途是为了开办赌场活动,却仍然向借款人提供贷款并索取极高利率,这种情况就可以被视为参与了开设赌场犯罪活动的同谋者。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向赌博爱好者提供贷款,并收取高昂的利息费用,具体来说,存在着三种可能的情况:第一种是赌场的经营者亲自或雇佣专门的人员在赌场内向赌博爱好者提供贷款,并收取高额利息,这种情况可以被视为开设赌场罪行的加重处罚情节;第二种是行为人明确知晓他人正在开设赌场,并且主动与赌场的经营者或管理者取得联系,得到他们的许可之后,在赌场内向赌博爱好者提供贷款,并收取高额利息,这种情况也可以被视为参与了开设赌场犯罪活动的同谋者;最后一种情况是,行为人自行前往赌场向赌博爱好者提供贷款,并收取高额利息,这种情况不应该被视为参与了开设赌场犯罪活动的同谋者。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三条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4-05-10 09:13:00

刑拘37天放人几率大吗

最近回复:

解析:这并不属于强制性拘留的范畴。依据相关法规,刑事拘留37日之后将产生两种可能的结局:其一是案件已获得检察院的正式批捕许可;另一种便是直接将嫌犯予以释放。需要明确的是,刑事拘留以及批准逮捕均不等同于嫌犯必然有罪,亦非必定面临刑罚,因为在检察院的审查阶段,案件仍有可能被判定为不起诉,而在案件提起公诉之后,仍然存在着被法院裁决无罪的可能性。因应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警方在决定对嫌犯实施刑事拘留之后,拥有30个自然日内向检察院提出审查并批准逮捕的请求,而检察院在接到公安部门的逮捕申请之后,同样享有7个自然日的时间来做出是否批准或拒绝逮捕的决定。因此,在检察院正式批准逮捕之前,刑事拘留的最长时限为37个自然日。若在37日后,嫌犯未能得到立即释放,那么通常意味着检察院已经批准逮捕。而检察院的批准逮捕,则意味着检察院已经初步认可了公安部门所提供的证据,认为嫌犯存在犯罪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刑事拘留37日后,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情况下,通常预示着嫌犯被判刑的可能性较高。然而,嫌犯是否一定会被判处刑罚,还需经过检察院的审查起诉和法院的审判程序之后,方能得出最终结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第一百七十七条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2024-05-10 09:00:00

未按劳动合同约定发放工资怎么办

最近回复:

解析:若未能按照劳动合同规定支付劳动者薪资,劳动者有权提出薪酬补偿请求。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于未能依照劳动合同约定向劳动者发放薪酬这一行为,已经违反了国家关于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有权利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涉,要求对薪酬予以补充发放。如若无法通过双方协商解决问题,劳动者同样拥有向劳动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的合法权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2024-05-10 08:58:00

车祸伤者家属不愿意放弃治疗谁来担责

最近回复:

解析: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亲属放弃救治病患可能构成违法行为。尤其是对于年迈、未成年、身患疾病或其他丧失自理能力者来说,如果负有抚养义务的人员拒绝履行这一职责,且情节极其严重,那么他们将面临最高为五年的有期徒刑、拘役甚至管制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家属放弃治疗涉嫌违法。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