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 伪造货币罪
  • 什么是伪造货币罪

    伪造货币罪,是指仿照人民币或者外币的面额、图案、色彩、质地、式样、规格等,使用各种方法,非法制造假货币,冒充真货币的行为。

    查看详细>>
  • 伪造货币罪构成要件

    (一)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单位不能构成本罪主体。
    (二)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上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本罪。过去理论上一般认为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具有营利目的,否则不构成犯罪。但是本条并未对主观目的予以规定,行为人只要出于故意伪造货币的,一般就可以认为构成本罪,而不必过于苛求其必须具备什么目的。如果行为人确实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技巧或为了自我欣赏而伪造极少量的货币的,可视为《刑法》(以下简称本法)第13条所称“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情况而不认为是犯罪。
    (三)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是国家财政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本国货币管理制度,二是外币管理制度。
    所谓本国货币的管理制度也就是指人民币的管理制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具有强制流通力,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国家对货币印制和发行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货币发行权属于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是人民币的唯一印制和发行机构,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印制和发行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日常的现金收付和货币发行工作,来组织货币的投放与回笼,控制货币的供应量,调节货币的流通规模,使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相适应,保持货币的基本稳定。任何伪造人民币的行为都会侵犯上述货币管理制度。所谓外币管理制度,是外汇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外汇管理制度,是指国家对外汇的收、支、存、兑等行为进行监督与控制的制度。根据1997年1月14日修正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的规定,国家对外汇实行集中管理、统一经营的方针,禁止外汇自由流通,并不得以外币计价结算。同时,公民和单位,可以持有外币,并可以到指定的银行根据当日外汇牌价兑换成人民币。在特定地区或部门,还可以用外币直接购买商品或支付服务费用。因此外币在一定意义上同人民币具有相同的性质,伪造外币同样侵害我国的货币管理制度,危害了交易的安全。伪造货币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秩序,损害国家货币的信誉,严重危害国计民生,应为法律所不许。
    (四)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违反国家货币管理法规,伪造货币的行为。
    所谓伪造货币,是指没有货币制造权的人,仿照人民币或者外币的面额、图案、色彩、质地、式样、规格等,使用多种方法,非法制造假货币,冒充真货币的行为。对于伪造的货币应当注意必须是仿照真人民币或外币制造的,与真币相似的假币。如果不是仿照真人民币或外币制作的,而是构成诈骗罪,不是构成本罪即伪造货币罪。伪造的货币,主要应在于它与真币的相似性,而不在于其相同性,即不要求与真币完全相同,一模一样。尽管科学技术已非常发达,致使伪造假币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伪造的效果极为逼真、难以辨认,但行为人毕竟是以假币冒充真币,因而有的自然不可能达到与真币完全一致的程度。其相似性则只要求足以蒙蔽、欺骗他人,达到以假币乱真、可使人信以为真即可。
    伪造货币,其行为的结果是假币。假币根据制造方法的不同,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一是机制胶印、凹印假币;二是石板、蜡板、木板印假币,三是誊印假币;四是复印假币;五是照相假币;六是描绘假币;七是板印假币;八是复印、制板技术合成假币;九是仿照硬币铸造的假币;等等。
    本罪系行为犯,行为人只要出于故意实施了伪造货币的行为,就可构成本罪。其不要求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实际的危害后果为构成犯罪的必要前提。至于未遂的标准,则应视其伪造的行为是否实施完毕而定。如果行为人仿照某种货币进行伪造,实施了所有制造工序的行为,即构成既遂,反之则为未遂。

    查看详细>>
  • 伪造货币罪认定

    本罪为行为犯。一般说来,行为人只要出于故意实施了伪造货币的行为,就可构成本罪,但这并不是说一定就构成犯罪,这是因为任何违法行为包括伪造货币的行为只有达到一定危害程度时才能构成犯罪。
    行为人实施伪造货币犯罪行为后,通常还会继续实施其他相关行为,从而触犯其他罪名,如行为人出售或运输其伪造行为人使用其伪造的货币骗购财物、行为人走私其伪造的贷等,其行为分别又触犯了出售或运输伪造的货币罪、诈骗罪、走私伪造的货币罪。对此应定一罪还是定数罪然后实行数罪并罚呢?根据《刑法》(以下简称本法)第171条第3款之规定,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出售、运输的货币,在这里应是指为伪造者自己所伪造的,即出售或运输所指向的假币与伪造的假币乃是同一宗假币。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伪造行为与出售或运输行为才存在着吸收与被吸收的关系。此时出售或运输行为乃属于伪造行为的继续,是伪造行为的一种后继行为,这种后继行为是前行为即伪造货币的行为发展的自然结果。因为伪造者要达到其目的,一般要伴随着运输或出售的过程,因此,对这种后继行为,应被主行为即伪造货币的行为所吸收,不再有其独立的意义,定罪只按伪造货币罪进行,在量刑上则作为二个从重情节予以考虑。如果伪造货币或者运输或者出售的不是自己伪造的那宗货币,此时,运输、出售假币的行为与伪造货币的行为没有必然的联系,从而不存在吸收与被吸收关系,对此,应当分别定罪,再实行并罚。

    查看详细>>
  • 伪造货币罪量刑标准

    伪造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的;
    (三)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查看详细>>
  • 伪造货币罪立案标准

    伪造货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 伪造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二百张(枚)以上的;
    (二) 制造货币版样或者为他人伪造货币提供版样的;
    (三) 其他伪造货币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上述“货币”是指流通的以下货币:
    (一) 人民币(含普通纪念币、贵金属纪念币)、港元、澳门元、新台币;
    (二) 其他国家及地区的法定货币。
    贵金属纪念币的面额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金币总公司的初始发售价格为准。

    查看详细>>
  • 伪造货币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三、《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十九条 [伪造货币案(刑法第一百七十条)]伪造货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 伪造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二百张(枚)以上的;
    (二) 制造货币版样或者为他人伪造货币提供版样的;
    (三) 其他伪造货币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本规定中的“货币”是指流通的以下货币:
    (一) 人民币(含普通纪念币、贵金属纪念币)、港元、澳门元、新台币;
    (二) 其他国家及地区的法定货币。
    贵金属纪念币的面额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金币总公司的初始发售价格为准。

    查看详细>>

我要提问 提交

2024-06-02 11:24:28

有个人买东西,付款了,过几天又退款而且不退货咋办

广东天习律师事务所律师

广东天习律师事务所律师 最近回复:

你好,请问具体是什么情况,可否详细说说,以便更好地帮助你。

2024-06-02 11:23:27

邻居纠纷造成轻微伤,对方索要1万元,如果不赔偿怎么处理?

李少江律师

李少江律师 最近回复:

你好,请问公安机关介入了吗?

2024-06-02 08:50:00

哄抢货车货物属于盗窃罪么

律图盘锦

律图盘锦 最近回复:

解析:若货物遭冒领能否视为盗窃行为,需从冒领者的主观心理状态加以判断。若冒领者刻意为之且带有非法占用之企图,无疑应归类至盗窃行为范畴。此外,还需依据货物本身的价值加以衡量,若其市场售价超过两千元人民币,便可构成盗窃罪。盗窃罪,即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通过秘密手段窃取公私财物,且数额较大或多次实施此类行为,包括入室盗窃、携带凶器盗窃以及扒窃等。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4-06-02 07:08:00

怎么定性造谣诽谤罪

律图虹口区

律图虹口区 最近回复:

解析:诽谤罪,乃指恶意捏造并传播虚假事实,足以为他人之人格尊严造成贬低,其名誉毁于一旦,情节严重者方能为之。犯罪分子实施捏造并广泛传播一种虚构的事实,足以对他人的人格和名誉造成损害,情节恶劣的行为。诽谤罪成立的首要条件即是捏造事实并散播的行为,诽谤行为必须是指向具体的人,但并不要求明确指出姓名,只要根据诽谤的内容能够辨识出受害人即可。此外,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所散布的乃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将会导致损害他人名誉的不良后果,且有意愿让此等结果发生。行为人的意图在于败坏他人名誉。若行为人误将虚假事实视为真实事实予以传播,或虽传播虚假事实却无损他人名誉之意图,则不构成诽谤罪。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6-02 06:22:00

什么情况下能造成诽谤罪

律图包头

律图包头 最近回复:

解析:构成诽谤罪须具备以下四个要素:首先,犯罪主体可以是任何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法人组织;其次,在主观方面,被告人必须表现出明确的故意心态;再者,在客观方面,被告需有实施捏造情节严重的虚假事实并加以传播的行为;最后,受害者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应作为本罪侵犯的客体受到保护。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6-02 05:44:00

什么程度会造成诽谤罪

律图雅安

律图雅安 最近回复:

解析:诽谤罪所涉及到的四个关键构成要件包括:第一,责任承担者必须是具备刑事法律责任承受能力的自然人;其次,其主观心理状态必须为蓄意为之的故意;再次,侵害的客体应该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权利;最后,罚款的客观情况必须包含行为人采用直接暴力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来公然侮辱他人类型的不当言论或捏造真实性严重受损的虚假信息。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6-02 04:11:00

怎样可以造成诽谤罪

律图长治

律图长治 最近回复:

解析:诽谤罪之成立需具备以下四个要件要素:第一,犯罪嫌疑人应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其次,在主观意识上,罪犯须有蓄意为之的故意之心。又次,本罪侵犯的直接对象是他人的人格尊严与权利。最后,在客观方面,罪犯必须实施了以暴力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虚假事实进行诽谤,且情节严重者方可构成本罪。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6-02 03:48:00

造谣诽谤罪能判几年

律图白城

律图白城 最近回复:

解析:故意实施以暴力或任何其他不当手段肆无忌惮地污蔑他;或凭空捏造不实言论恶意诋毁他人,情节恶劣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限制人身自由或撤销政治权利等法律惩戒。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涉及侵害公众秩序及我国重大利益的相关问题,即使受害人没有提出控告,政府也有权依法进行干预并追究其责任。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6-02 03:46:00

卖币涉嫌帮信罪吗

律图石家庄

律图石家庄 最近回复:

解析:1、事实上,参与数字货币交易并不违反任何现行法律法规,但是在此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违法风险。在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上,通过实名认证来成为支付商家,使用自身的银行账户接收消费者支付的款项,然后将这些投资款项转换成如USDT这类的虚拟货币进行交易以获取价格波动带来的收益以及相关的服务费。此外,他们可能还会通过向其他人提供自身账户的方式,直接协助罪犯接收资金,并在虚拟货币平台购买虚拟货币之后将这些资金转移出去,从而从中获得相应的报酬。2、然而,如果此类操作被用于为犯罪分子提供便利,那么就有可能触犯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关于该罪行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犯罪主体可以是任何年龄段的自然人,其中也包括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其次,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也就是说行为人必须明确知道自己正在为他人实施的信息网络犯罪提供帮助;再次,该罪行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于正常信息网络环境的有效管理秩序;最后,从客观方面来看,行为人需要实施的是为信息网络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方面的帮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这里所指的具体行为是指行为人明知他人正在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却仍然为其犯罪活动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方面的帮助。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6-02 03:38:00

伪造公文合同诈骗罪要坐牢吗

律图双鸭山

律图双鸭山 最近回复:

解析:关于伪造合同罪的立案标准,法律明文规定如下: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合同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构成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实施了伪造证件、货币、签订虚假合同的行为。主观上因为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此罪的量刑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具体情况如下:诈骗金额在人民币二万元及以上的,属于犯罪条件符合,应当予以法律追究和刑事立案;诈骗金额在人民币五千元至二万元之间的,属于犯罪情节较轻,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金额在人民币五千元以下的,属于犯罪情节轻微,可免于刑事处罚。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