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辽宁法律咨询 > 大连法律咨询 > 大连行政诉讼法律咨询 > 民事诉讼时效经济赔偿金怎么算

民事诉讼时效经济赔偿金怎么算

苟** 辽宁-大连 行政诉讼咨询 2020.10.06 13:16:23 328人阅读

民事诉讼时效经济赔偿金怎么算

其他人都在看:
大连律师 行政类律师 大连行政类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对于民事诉讼时效经济赔偿金怎么算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民法通则》规定:
第七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三十五条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条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第一百三十八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2020-10-06 13:18:23 回复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民事经济纠纷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专业解答一般来说,民法规定的经济纠纷打官司的时间是三年。在这三年里,受害者可以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这个时间从受害者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损失和责任方开始算,如果有特别的法律规定,那就按照规定来算。

    2024.10.24 1516阅读
  • 土地经营权纠纷民事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专业解答土地经营权发生争议,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效一般是三年。这意味着,从知道自己的权益受损开始,你得在三年内去法院起诉。要是超过了三年,法院可能就不管了。不过,要是有特殊情况,比如对方一直没还钱,你也一直催他还,那这三年的时效就会中断,重新开始计算。还有,如果双方协商好了,也可以改变时效。但是,不同地方的法律和司法实践可能会有些不同,所以具体的规定和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也可能不一样。因此,在处理土地经营权争端时,最好还是咨询一下当地的律师,了解清楚当地的具体规定和程序。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2024.10.05 1113阅读
  • 民事经济纠纷诉讼时效

    专业解答民事经济纠纷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经济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益受损或被明确知晓受损及责任方之日起算。若超过二十年,法院不再保护。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需满足条件: 权益确实受损,权益所有者知晓或应知晓受损情况,以及明确知道侵权者身份。

    2024.05.04 1311阅读
  • 民事经济纠纷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专业解答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民事经济纠纷诉讼时效多长时间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2024.03.02 2348阅读
  • 经济法诉讼时效怎么计算

    专业解答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经济法诉讼时效怎么计算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2024.02.25 1675阅读
  • 经济纠纷算民事诉讼吗

    2025.04.11 975阅读
  • 已经刑事立案的民事诉讼时效怎么算

    2025.02.22 889阅读
  • 民事经济纠纷诉讼费怎么计算的

    2025.02.19 1177阅读
  • 民事经济纠纷诉讼时效多久

    律师解析 经济纠纷中诉讼时效期是三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5.01.23 1421阅读
  • 民法典经济纠纷不当得利诉讼时效是多久

    律师解析 经济纠纷不当得利诉讼时效为三年。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5.01.12 1419阅读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行政类资讯

微信扫一扫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