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如下, 在我们弄清楚公务员放高利贷犯法吗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高利贷。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社会和,它是信用的形式 。也就是说,在社会出现之前,在现代银行制度建立之前,民间放贷都是利息很高的。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公务员放高利贷原则上不犯法,但放贷款项来源于银行专项贷款的除外,公务员放高利贷是一种违法行为,公务员是我国公家机关的行政组织人员,必须接受我国《公务员法》的监督,其行为必须符合《公务员法》的行为规范,因此,公务员放贷不犯罪,但违法,该行为将受到“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类型的处分。
《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
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 (十四)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
高利贷利息不得超过年利率36。超出此限度的利息不予保护。如果借贷人愿意还高额利息,并不违法,所以说放高利贷,不会被判刑。
1.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中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第二十六条规定: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从上可见,自2015年9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施行后,高利贷的标准不再以是否超过年利率24为标准,而以是否超过36为标准,也就是说年利率不超过36的都不属于高利贷。
想获取更多债权债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