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公司负有履行义务,若不执行属于违法行为。法律赋予另一方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以保障权益得以实现。
(2)申请强制执行需准备相应材料,强制执行申请书要清晰表明诉求和事实依据;仲裁裁决书作为执行依据不可或缺;身份证明用以确定申请人身份。
(3)法院受理申请后,拥有多种执行手段,查询、冻结、划拨银行存款可直接影响公司资金流动,查封、扣押、拍卖财产能强制变现偿债。
(4)对于有能力却拒不执行的公司,情节严重时公司负责人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这是对恶意逃避执行行为的有力威慑。
提醒:
及时收集准备好相关材料申请强制执行,若执行中遇复杂情况,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分析。
2025-02-28 15:15:25 回复
咨询我
(一)及时行动:一旦确定公司不执行仲裁裁决,不要拖延,尽快准备申请强制执行的事宜,避免时间过长增加执行难度。
(二)仔细准备材料:认真核对强制执行申请书、仲裁裁决书、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确保材料完整准确,避免因材料问题影响申请进程。
(三)了解执行进展:提交申请后,积极与法院沟通,了解执行措施的开展情况,比如是否已查询到公司财产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
2025-02-28 15:02:22 回复
咨询我
劳动仲裁裁决后公司不执行,劳动者可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来保障自身权益。
首先要做好申请准备,准备强制执行申请书、仲裁裁决书、身份证明等材料,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 。确保材料齐全且提交的法院具备相应管辖权,提高申请效率。
其次,了解法院执行手段。法院受理后会采取多种执行措施,像查询、冻结、划拨公司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公司财产等,迫使公司履行义务。劳动者可关注执行进展,配合法院工作。
最后,利用法律威慑。若公司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公司负责人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这是督促公司执行的有力武器,劳动者要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避免权益受损。
2025-02-28 14:35:33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劳动仲裁裁决后公司不执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解析:
按照法律规定,生效的调解书、裁决书,当事人要依规定期限履行。若公司作为一方逾期不履行,另一方就能按民事诉讼法规定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时要准备好强制执行申请书、仲裁裁决书、身份证明等材料,并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法院受理后会采取查询、冻结、划拨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财产等执行措施,强制公司履行义务。要是公司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公司负责人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劳动者若遇到此类情况,不要慌张。如果对申请强制执行的流程、材料准备等还有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2025-02-28 13:25:49 回复
咨询我
劳动仲裁裁决后公司不执行,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生效的调解书、裁决书,当事人要按规定期限履行,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依民事诉讼法申请执行。
申请时,得备好强制执行申请书、仲裁裁决书、身份证明等材料,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
法院受理后,会采取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查封、扣押、拍卖财产等措施强制公司履行。公司有能力却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公司负责人可能被追究刑责,要及时维权。
2025-02-28 12:28: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