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若要进行工伤伤残鉴定,应先按正常流程申请工伤认定,获取工伤认定决定书,之后再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鉴定。
(二)如果是职业病且单位和劳动者对是否为工伤无异议,可了解当地规定,看是否能不经工伤认定直接申请伤残鉴定。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1. 通常,做工伤伤残鉴定要先完成工伤认定,因为认定职工所受伤害属工伤范畴,是伤残鉴定的前提。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申请时,一般会要求申请人提供工伤认定决定书,认定为工伤才能继续后续流程,评定劳动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
2. 但有特殊情况,对于职业病,若单位和劳动者对是否属工伤无异议,部分地区可不经过工伤认定,直接申请伤残鉴定。不过这种情况较少,且因地方规定而异。
结论:
一般情况下工伤伤残鉴定需先完成工伤认定,职业病在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对是否属工伤无异议时,部分地区可不经工伤认定直接申请伤残鉴定,但情况较少且依地方规定。
法律解析:
工伤认定是确定职工所受伤害属于工伤范畴的关键环节,是伤残鉴定的前提条件。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伤残鉴定申请时,通常要求申请人提供工伤认定决定书,认定为工伤后才能进入后续伤残鉴定流程,以评定工伤职工的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不过对于职业病,在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对是否属于工伤无异议的特殊情况下,部分地区允许不经工伤认定直接申请伤残鉴定,但这种特殊情况较为少见,且要依据当地规定执行。如果大家在工伤认定或伤残鉴定方面遇到问题,想进一步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处理办法,可以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1. 通常进行工伤伤残鉴定要先完成工伤认定,它是确定职工伤害属工伤范畴的关键,也是伤残鉴定的必要前提。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申请时一般要求提供工伤认定决定书,认定为工伤后才能进入后续流程评定劳动功能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
2. 但存在特殊情况,对于职业病,若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对是否为工伤无异议,部分地区可不经工伤认定直接申请伤残鉴定,不过这种情况较少且因地方规定而异。
解决措施和建议:职工遭遇可能的工伤时,应及时按规定申请工伤认定,避免因未认定工伤无法进行伤残鉴定。涉及职业病时,要了解当地规定,若符合条件可尝试直接申请伤残鉴定。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工伤赔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