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时,有两种救济途径。一是在收到决定书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可找上一级行政部门或本级人民政府;二是在6个月内直接向相关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给予了当事人不同选择,以纠正可能存在错误的工伤认定结论。
(2)当劳动关系争议影响工伤认定,需先经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仲裁庭依据证据裁决,若对裁决不服,能在15日内提起民事诉讼。这是因为劳动关系是工伤认定的基础,需先明确其是否成立。
提醒:
遇到工伤认定争议,要留意各程序的时间限制,及时通过法定途径维权,必要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2025-03-27 10:36:16 回复
咨询我
1.工伤认定发生争议有不同处理方式。对认定结论不服时,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60日内,可向上一级行政部门或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6个月内也能直接向相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若因劳动关系争议影响工伤认定,要先经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确定劳动关系是否成立。仲裁庭会依据双方证据依法裁决。
3.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4.发生工伤认定争议,当事人应了解并利用这些法定途径,积极准备相关证据,及时按规定流程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诉讼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3-27 08:55:59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工伤认定发生争议有不同处理方式,对认定结论不服及因劳动关系争议影响认定都有相应法定解决途径。
法律解析:
当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时,按照法律规定,自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可向作出认定决定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上一级行政部门或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能在6个月内,直接向作出认定决定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若因劳动关系存在争议影响工伤认定,要先经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确定劳动关系是否成立,仲裁庭依双方证据裁决。对仲裁裁决不服的,15日内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这些都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和途径,能切实保障权益。如果在工伤认定争议处理过程中遇到难题,不清楚具体法律适用或操作流程,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3-27 07:12:45 回复
咨询我
(一)对认定结论不服时,要注意时间限制。60日内选择向作出认定决定的社保行政部门的上一级行政部门或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二)若不想申请复议,也可在6个月内,直接前往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要是因劳动关系有争议影响工伤认定,先通过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确定劳动关系是否成立。对仲裁裁决不服,15日内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
(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三)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
(四)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
(五)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2025-03-27 05:59:03 回复
咨询我
要是对工伤认定结论有意见,收到决定书60天内,能找上一级社保行政部门或本级政府申请复议;6个月内,也能直接向当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要是因劳动关系存疑影响工伤认定,得先经劳动仲裁确定关系是否成立。仲裁庭依证据裁决,对结果不服的,15日内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此维护自身权益。
2025-03-27 04:07:22 回复